图文/安妮鲜花

昨天在微博和一位博友聊起孩子吃饭的话题。她说孩子快三岁了,但是还是喜欢吃奶多过吃饭,饭还是少食多餐。我提醒她,最好还是在入园前按照正常的一日三餐来吃,零食放在两餐中间。也就是按照幼儿园的三餐两点养成规律,这样孩子入园以后会更容易适应。
其实我之所以听到她说这些就想到了幼儿园的事情,是因为我亲眼看到在幼儿园如果吃饭不好老师会是什么态度。
三年前,女儿在温哥华上Daycare(全日制幼儿园)。当时我们有一个朋友的孩子比她小1岁。在选幼儿园的时候,就想和女儿一起,这样有个照应。这个孩子在家就是吃饭一直不大好,大人要是不喂自己就不吃,当时她是3岁4个月。
国外的幼儿园自己带饭的居多,中午老师用微波炉把孩子们的饭热好,孩子就自己吃了。但是这个孩子因为不习惯于自己吃饭,所以每次都要吃到最后。老师看不过去,就来喂她。但是喂的时候这孩子也不正经吃。有一天我中午有事提前去接女儿,结果刚进门,就听见里面传出老师对孩子的训斥声,大概意思就是你都这么大了怎么还不能自己吃饭,你看别人谁像你这样还要老师喂......因为我的到来训斥声停止了,我看见那个孩子在那里噼里啪啦地掉眼泪。
后来我问过这个孩子的妈妈,妈妈说:孩子说那个老师训她了,还说以后再也不去这个幼儿园了。妈妈又做过几次尝试,又试图送过几天,但是孩子很是抗拒,哭闹的也非常厉害。就这样,最后上这个幼儿园的计划也就破产了。
对于吃饭不好的孩子,这个老师的方式属于个别,我想可能是因为这个老师也是华裔,对孩子的吃饭问题从骨子里还是比较重视。北美更多的老师采取的是放任自流的态度,这也是一般西人通行的做法。而且,加拿大对于幼儿园的管理规定也有要求对于孩子不吃东西的不要劝。到了吃饭时间,你想吃就吃,不想吃,哪怕饭基本都没动,也不会有人劝你,到时候倒掉就是了。有的老师当孩子妈妈问起孩子吃饭情况的时候,说的竟然是:很好,都吃光了。
我知道温哥华也有管午饭的幼儿园,一年到头就是匹萨、汉堡、三明治。中国孩子连续吃过一段时间之后就干脆不吃了。这样,孩子们的午饭基本上就被整体倒掉了。然后每到下午放学的时候,孩子们第一件事情就是和家长要吃的。
老外对吃不重视,所以西人的孩子们整天就这几样东西也都吃的很好。另外西人家庭对于孩子的自理能力从小就很重视,孩子从小就自己吃饭,吃还是不吃孩子自己做主,对于孩子饿一顿也不是很在乎。所以他们的孩子也习惯于给你吃的时候要是不吃最后就要自己承担结果。
前些天给小宝开家长会时,我写过一篇国外早教专家的育儿经。那位著名的蒙氏专家就重点讲到了关于孩子吃饭的问题。她的主要观点就是,定时定点定量,她想吃就吃,绝对不要喂,也不要认为什么有营养就劝吃什么。饭后正常
Snack 时间有一点 Snack, 一顿饭不吃没什么,不会因为吃饭不好就把 Snack
时间提前或者加量,孩子饿两个小时不会饿坏。而我们中国家长,包括我自己在内,想狠下心来可是不容易。
把我的所见所闻分享给大家,给那些即将入园的宝宝和妈妈。入园准备,先从孩子的自理能力开始。总的说来,孩子自理能力越强,越容易受到老师的夸奖,老师也普遍比较喜欢这样的孩子。这对于孩子在新环境中建立自信非常有好处!要不然,一到新环境就是别人说自己不行,挫败感肯定很严重,哪里还会愿意再去这个地方呢!
微博很酷、很新潮、很简单。一句话、一张图片,记录宝宝成长的每一个瞬间,赶快加我粉丝,让我们随时随地一起大话育儿吧:http://t.sina.com.cn/annieflowerchina
目前育儿的很多博友都开通了围脖,大家在围脖里互相关注,是另外一种感受哦!希望更多的朋友,尤其是海外的姐妹们开通微博,并关注海外太太团微博圈
http://t.sina.com.cn/abroadwives,多多交流!
详细了解及如何加入
海外孩子素质培养博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