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射雕中的真假李逵
(2017-03-14 10:31:16)
标签:
金庸射雕真假李逵文化 |
分类: 黄蓉的味道 |
在金庸笔下,因长相相似而闹出的冷幽默层出不穷,甚至差点酿成丧命惨祸,让人唏嘘不已,比如黄蓉遭遇真假裘铁掌帮帮主,如果不是一灯大师耗损功力为她治病,恐怕射雕剧情从此改写。可见,不论在哪个年代,山寨产品都害人不浅,遭人唾弃。
虽为双胞胎兄弟,裘千丈和裘千仞哥俩,却有着很大不同。一“丈”一“仞”,差之毫厘,区别很大。与武功高强的弟弟相较,裘千丈不但武功差,脸皮也厚,善骗善吹,插科打诨,装神弄鬼,以及吹牛等等,这些无一不是裘千丈的专长。吸烟装内功、用钻石戒指切割瓷杯、用铁皮空心缸和河心暗桩假充轻功,一桩桩,一件件,无不让人喷饭。甭说陆冠英这等人物,饶是黄药师这等大师级的高手和黄蓉此等冰雪聪明的丫头,也难免上当受骗,骗技怎一个高明了得!
但裘千丈的山寨,却有着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喜感上,一在于装,这是大前提,大凡欺名盗世者,均作正襟危坐态,装出一副才高八斗器宇轩昂模样,而后方能取得他人信任。
二在骗,这是安身立命的基本。招摇撞骗,还懂得如何粉饰自己,于无中生有。他不但耍得大金国一众国公大臣团团转,因此聘为大金国贵宾说客,就连黄药师等大师级的高手和黄蓉一类冰雪聪明的丫头,都被其所迷惑,黄蓉小丫头甚至差点因此丢了性命。
三在吹,这是行骗人生的需要。吹,或在于小中放大,如头顶缸,嘴生烟,手碎砖,掌削杯者,便是使了高明的障眼法,在此基础上,有所拔高,使众人心服。事实上,如果不是朱聪识破,一众人等还真被他唬得一愣一愣的。
一生行骗无数的裘千丈,固然尝到了许多行骗的短暂快乐。只可惜,聪明反被聪明误,最终滑落雕背,坠死悬崖。其实,如此喜感的一枚人物,如果能把他的心思更多地放在社会的正能量上,他或许会获得公众很多大写加粗的认可和点赞。但恰恰相反,裘千丈的“小”聪明却放在如何行骗上,聪明如斯的他,最终落得惨死悬崖并遭到唾弃的结果。
诚信所得较之失诚所缺,二者高下立判。一个人的诚信度有多高,他成功的机会就会成比例相应增加许多,而反之,固然能得到一时的荣光和成绩,一旦真相大白,必然走向失败乃至身败名裂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