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忽悠记者“我不是局长”被免职冤不冤?

(2015-11-24 08:11:08)
标签:

忽悠记者

“我不是局长”

被免职冤不冤?

时评

分类: 时评

贵阳市启动保障房因配套设施滞后导致不能如期竣工投用问题问责程序,免去刘朱贵阳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职务。有趣的是,在记者采访时,刘朱局长忽悠记者“我不是局长”。(综合贵阳网等)

一些官员本身素质不高,在面对媒体时很不专业,缺乏足够丰富的危机公关意识和处理能力,于是就出现了诸如“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此类的雷语和“我不是局长”的掩耳盗铃的闹剧。

事实上,保障房因配套设施滞后导致不能如期竣工投用,也可能是工期设计或者其他什么相关因素所导致,而刘朱局长则可能只负有监管不严的“小”责任,然而,由于部分官员官本位思想严重,对舆论缺乏起码的敬畏之心,以为公众好糊弄,想以博傻赌一把,结果没忽悠成别人反而忽悠了自己,可谓聪明反被聪明误。

刘朱局长缺乏社会担当和契约精神。人有人格,官有官格。特别于官员而言,对所在的城市必须有承诺有担当有履约精神。毫无疑问,导致该住建局长下课的一大原因是保障房因配套设施滞后导致不能如期竣工投用,但更深层的原因则是该局长面对责任毫无担当和履约精神。

官员职能规定了官员的人民公仆性质,作为人民公仆,上任伊始一直到卸任,就是一个对民众履行任前诺言的过程,无法履约也就罢了,还敢胡言乱语大白瞎,当真辜负了民众殷殷期盼,这是对官品、官格的亵渎,更是对公众智商的轻蔑。大家肯定还记得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那起桃色事件,而事实上,比起克林顿的出轨,没有诚信、不敢面对责任,更令美国民众愤怒和失望,而这,正是克林顿政治方面一蹶不振的最致命因素。如果连一个城市或一个领域的主官都无法保证有最起码的诚信,官方的公信力毛将焉附?

更何况,以“你们搞错了,我不是局长,我就是过来看工作图的。”来搪塞、和稀泥,企图蒙混过关,已经是刘姓局长第二次“失信”了,在此之前,他其实有过“前科”——曾与记者“扯皮”。一而不可再,如此频繁的高“犯错”,民众所能做的,也许是拿起扫帚,坚决把他扫下台。

可惜的是,该局长是被免职,而不是像国外那样,迫于舆论压力,主动辞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