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世界地震纵向比较让我想起的

标签:
雅安芦山地震让我想起杂谈 |
分类: 时评 |
汶川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雅安又一次地撕裂了我们。让我们一起为雅安、芦山祈福。
日本本州岛东北地区地震,2003年,7级,造成145人受伤,450座房屋遭受损坏。
伊朗巴姆地震,2003年,6.3级,死伤人数可能高达7万。
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地震,2004年,7.9级,20多万人失踪或死亡。
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地震,2005年,8.5级,其中灾情最为严重的尼亚斯岛有633人死亡。
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地震,2005年,7.6级,7.3万多人死亡,数百万人无家可归。
印尼爪哇岛西南海域发生地震,2006年,7.3级,造成654人死亡,约329人失踪。
秘鲁地震,2007年,7.5级,造成至少400人死伤。
印尼7.9级海底地震,2007年9月,造成10人死亡数百人受伤。
四川汶川地震,2008年,8.0级,遇难及失踪人数超过87000人。
印尼7.9级地震,2009年9月,最终死亡人数超过5000。
海地7.3级地震,2010年1月,造成十余万人死亡。
智利8.8级地震,2010年2月,造成799人死亡。
青海玉树地震,2010年,7.1级,遇难及失踪人数2290人,房屋倒塌损坏较为严重
日本福岛地震,2011年4月,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已确认造成14133人死亡、13346人失踪。
……
对照近年来的地震,你或许会发现,地震的伤亡与损失除了与震源深度、人口密度等因素有关外,与国家经济发达与否,建筑质量高低与否也有着莫大的关系。一般而言,越发达或越重视防震的国家或地区,特别是地震高发带,其在防震方面的成绩单越漂亮;反之,防震就很糟糕。
通过以上直观的数据可以看出,咱国家的防震成绩单是不容乐观的。有两个方面值得我们深思:
一是很多建筑的“豆腐渣”属性,许多房产开发的背后都有几双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利益之手,这样层层“过滤”后所建起的“高楼大厦”们难免先天有“病“,后天“营养不足”,自然在风暴来临时“站不住脚”,比如前段“风倒”的“安居房”,又比如近年来各地垮塌的大桥……
二是以往我们应对地震的应急演练不够。演练分两种对象,一种是逃生者,笔者认为,除了学校要开展逃生演练外,社区也应普及这种知识,换言之,成人们(老弱病残)也应参加逃生演练;另一种是救援者,比如汶川和玉树,有些志愿者自发参与的出发点当然好,但是没有经过强化训练的好心反而有可能弄巧成拙办成坏事,所以如果能对这个人群进行演练培训,想必能极大地提高他们的救援效率。
在一场大灾面前,笔者无意指责过往,只是用数据直观地说明,使公众们明白,将来可以做出怎样的改变,才可以在地震来临时不必如此惊慌失措?
笔者承认,两次大地震,荧幕上闪过的各种救人的感人一幕固然经常刺激着笔者的眼球,但我认为,那种凄美最好还是少点好。而为了这种凄美的故事更少上演,政府部门似乎应做点什么,使我们有理由“心安”,这是一个普通公民最起码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