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雅安地震之冷思考

标签:
四川雅安地震冷思考杂谈 |
分类: 时评 |
早上百了一个度,发现四川又地震了。这回在雅安。汶川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雅安又一次地撕裂了我们。笔者在动笔前,决定先用30分钟为灾区的民众祈祷一下。
对照近年来的地震,你或许会发现,相同烈度的地震在外国(或其他地区)发生跟在我们身边发生那后果是相当不一样。
不妨横向比较一下,在美国、日本、台湾等这样的地震多发国家或地区,人家每年因地震而死亡的人数连我们零头的零头都不够。
这同样是地震,国与国(或地区)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难道传说中的地牛对他们比较“温柔”?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笔者认为,国内地震的伤害较大,其根源往往在于很多建筑的“豆腐渣”属性,许多房产开发的背后都有几双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利益之手,这样层层“过滤”后所建起的“高楼大厦”们难免先天有“病“,后天“营养不足”,自然在风暴来临时“站不住脚”,比如前段“风倒”的“安居房”,又比如近年来各地垮塌的大桥……。
当然,地震伤亡与地震震源、震中人口密度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但无论如何,不会每一次的重大伤亡都发生在咱国内。所以,所以笔者提议横向比较,从直观的数字中我们可以自己得出结论。
伊、巴强震,死伤人数“不多”,笔者小小默哀一下,不过此刻笔者更为汶川、玉树那些死去的亡灵悲哀,是谁让他们的生命如此脆弱?
这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认真思考的问题,或许明天我们该做些什么,让自己能居住得更安心一点。
笔者承认,两次大地震,荧幕上闪过的各种救人的感人一幕固然经常刺激着笔者的眼球,但我认为,那种凄美最好还是少点好。其实,我们可以做到的,我们可以做到,不必每一次的地震都那么触目惊心。如果说唐山死了20多万,是因为那时我们的经济太困难,力有不逮。那么,现在,我们的国民经济已经世界之二了,政府有理由让平民百姓们住得更心安,这是一个普通公民一个最起码的诉求。
是的,治理建筑乱象,让我们的每一幢房子更牢固,我们不必用凄美的救人故事来催泪,因为我们真的——不需要,也不敢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