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黄秋华51
黄秋华51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588,524
  • 关注人气:1,88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彝良地震引发的几个疑问

(2012-09-07 18:08:31)
标签:

彝良地震

引发的思考

杂谈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2971119分,在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贵州省毕节地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交界(北纬27.5度,东经104.0)发生5.7级地震,震源深度14公里。

按照我们正常人的思维,如此之“小”的地震,应该没什么大碍才对。事实并非如此,不妨用最新的一组数据来说话:此次地震已致24死,150伤,房屋倒损2万余户。

吊诡的是,对此次地震,地震台对数据的更新是迅速而“有效”的。这不,权威数据很快就下来了:此次地震级别5.7级,震源14公里。并钦此!

领旨谢恩之余,笔者难免有几个疑问:5.7级的地震为何杀伤力会如此之强?14公里的“震源深度”数据是如何得来的?该“深度”是否经过多个权威部门的联合鉴定?是否存在公众的信息盲点(在这方面,大多数公众与“权威”机构之间存在信息的严重不对称)?为何每次地震的“震级”和“震源深度”在震后都会发生变化?为何每一次的地震咱国人总是如此容易受伤?对于目前“摇摇欲坠”的中国式建筑,政府是否愿意真正站到“百年大计”的高度,进行行之有效的“补救”,使我们的房子住起来更安全一点(当然也包括让我们的桥梁更坚固一点)?

今日感悟:当今中国的建筑,让人无奈让人忧。出门在外怕桥塌,宅在家里怕地震。四个字:进退两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