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
(2022-08-20 10:49:22)
热褪去天就黑了,秦岭之巅的凉爽,是山里人的福利。傍晚时刻,月上星空,万般肃静,一份意念绕心头。约三五发小,去秦岭、去山巅,感受幕色下风的喜悦,夜的爽朗,月的诗意。
家乡在山里,经常回山,山是秦岭的山,群山峻岭,博大厚重。我在山里,犹如林中的麻雀,身躯渺小时不时无踪无影。寻找着自己的快活,穿行在密密麻麻的林,在阳光下与雨露中、在暴风骤雨中,翻越着属于自己的白天与黑夜,习惯了属于自己的风景,无论春夏秋冬,我年复一年。
去赏月,说走就走。在崇山峻岭间看一轮明月伴着拂面微风,从天际勾勒的不规则的山梁巅,悄然中稳稳升起。也许,白日的阳光炙热的的火焰还没有完全熄灭;也许,月亮羞涩于滚烫的阳光落下,依然红彤彤着脸颊才刚刚出门,如一个妙龄女子,在初涉生活时纯真纯美。
远处的山巅是朦胧的,夜色总是遮掩了太多眼外的境况,才有了一轮明月再升起时“惟我独尊”格局和惊叹!就这么冉冉中亮起,如鸡破壳,如笋露土,夜入洞房的心惊,初吻时的心跳,荷花绽放时的鲜活,指戴钻戒时陶醉,老酒开瓶时的向往和扑面入怀的气息。活生生滑过黑幕,撕下裹在脸颊的纱帘,出现在山梁上期盼已久的我。
瞬间,兴奋点燃。陶醉在暮色苍茫望明月,一份诗意万般情。如此美好,好像久违的相见,久违的相逢!
这里有一道山梁,是秦岭里无数山峰中的一座。“秦岭有峰”高高低低,纵横在天宇间,沉淀了岁月,写满了故事,讲述着芸芸众生该发生的和不该发生的。这座山梁坐落在家乡牧护关,一边韭菜沟,一边是三岔河的龙王庙,一座山一边是黄河流域,一边是长江流域。而这座山叫“油磨梁”。曾有一条蜿蜒盘旋在丛山峻岭中的羊肠小道,时而有走亲访友者操近路翻越此梁。人们在往昔很久的日子,是多么期盼能有一条路,能够方便两边人的出行。“翻油磨梁”是几代人的故事,沧桑中写满辛酸苦辣。
日子好了,提及当年都是苦难。如今的油磨梁已经在崇山峻岭中修建了一条水泥路。这是时代进步的见证。道路的打通,缩短了山梁两边的距离,方便了两边人的互动,成全了龙王庙人走出大山去省城的便捷。这不,翻过梁就是牧护关,牧护关与蓝田相邻,蓝田到西安也就一步之遥。况且梁那边三岔河、龙王庙的老百姓来牧护关赶集方便了许多。牧护关这个千年小镇,虽然人口不多,虽然在秦岭之巅,却有着悠久的历史,一座小镇,就是一部历史,有着说不完的故事,听不完传说。也曾有“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不朽诗篇流传至今。千百年来,无论经历什么样的变迁,小镇有小镇的人脉,那个集市一直持续着,一代人消失,一代人生存。小镇的脚印是浑厚而厚重的,无法数清的。而这条水泥路,如一扇打开的大门,迎接着山那边的客人,输送着山里的特色土特产,也给山里人一脸的信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走出大山也是这一代人梦寐以求的意念和精神动力。“要想富先修路!”人相互走动,经济就发展了。时代给予了美好,路带经济给予了这代人的机遇。这座山梁,也成为了人们休闲度假,观山翘望的好去处。回乡避暑的游子行走在油磨梁盘旋的水泥路上,脸上露出的事喜悦,是对故乡的眷恋与感慨。
多壮观的一座山脉,重叠在秦岭的怀抱。我们也来了。两个发小一起在傍晚时分驾着私家车,穿过韭菜沟村子,绕过一道又一道斜坡,终于在半个小时后,把车停在了油磨梁的山顶。
此刻,对面的风景震撼得让人惊呼,一轮明月如分娩的婴儿,在黑暗中,剥去一层又一层云纱,呈现在母亲的怀抱,新的生命诞生了,万般云彩给她让路。新的生命诞生了,万般云彩围绕着她露出灿烂。就那么一轮明月,我清楚她在我的眼前,在我的视线里,却无法判断出她到底离我的距离有多么远?多么近?我只有看着她,看她在夜色迷离中朦胧的身影,看她在夜色中清澈如荷、光亮如玉,无人打扰,无人陪伴,跨过重重叠叠的山梁,越过道道黑影,不张扬、不冲动,不急躁,不动声色,冉冉中,褪去云衣,剥去云纱,悄然得让人拼住呼吸的那种,向上,向上,成为属于自己独有的风景,向上的力量给人震撼,给人以生命和精神!
风不语,松不语,星光不语,秦岭不语!这个属于一轮明月的时间,一切都可以静止,悄然无声!让我们感受那轮明月在宁静中的呐喊,在宁静中的震撼,在宁静中那份无形的力量推动着天际焕然一新,拨开黑暗的大幕,呈现一道最靓丽的自己。夜幕是她一枝独秀最美丽的装扮,在一片寂静与黑暗中,闪烁着独特的颜色,而这种颜色正是神话般的情调,滑过时间空白,划过世间百味,不享受喧闹,不追捧喧哗和掌声,独处在峻岭之上,秦岭之中,冰孤地向前向上,喷发着属于自己的美,散发着自己的光芒,而这种美是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华丽,世间万事万物,何以对比?
噢,已经陶醉在诗与远方的的意境中的我,忘却了身边还有一群活生生的同龄人,在篝火中享受着酷暑褪去山梁上的美好,火苗子在欢笑,在夜幕里腾空而起如火花飞绽,如梦幻般的境况,烤着鲜嫩的玉米棒子,那份久违的特别的醇香在燃烧着玉米外壳烧焦后,散发着诱人的食欲。大盆的黄瓜和豆腐干搅拌在一起,伴着大口的瓶口对着嘴“咕咚”着,打着哽儿,或细嚼蔓延或狼吞虎咽都是一种自在,没有人要求你的吃相,也没有要求你的坐相站相,退去上衣的小李坐在炉子边翻滚着烤肉,火有多红,身子就有多红。一句话,咋舒服咋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放松。黄瓜是自家地里种的,豆腐是村子老丁做的,串好的豆角、切好的洋芋片都是自己家的特产,不用掏钱。拴牛来的时候带了他家香菇棚里的刚摘下来几乎还有露珠的香菇,书山带了他的钢碳和烧烤炉子,江淮和媳妇在地里现摘了黄瓜豆角,文刚从自家的商铺里搬了一箱子啤酒。一呼百应,十多个人开着三个车子上了油磨梁,心情愉悦,处处都是风景,老家的风景不亚于那些带星的景区。秦岭,总是以博大胸怀让山山水水更加奇峻而秀美,所谓的“天然生态氧吧”是大自然给予秦岭的厚礼,秦岭给予老百姓的恩赐。十多年前山里人一股劲往城市里扑,而城市的夏季热得难熬,回到家乡钻进大山里却享受着凉爽,没有空调,胜似空调的气温让人开始意识到自己所居住的农村原来如此美好,大自然恩赐的天然氧吧,是养生最好的环境。你可以在秦岭里高歌,也可以忘记一切的在秦岭里行走,更可以过着属于自己想要的隐居生活。
“王兵你不是跑车呢,最近闲了?”燕子问脱了上衣光着身子的王兵。
“看人家王兵呢,现在是韭菜沟的村主任,管三百户群众上千人,村干部都是吃人的人,你看身子的膘多厚。”拴牛抢先说话了。这当然是玩笑话,说完自己先哈哈哈地笑起来。
王兵把啤酒瓶子伸过菜盆上空,说:“来喝一下,把你喔嘴塞住。你也不嫌我当干部可怜。”
一旁的书山嘿嘿地笑,靠近秦川低声说:“王兵本来跑面包车拉人呢,去年查出来脑梗,为了安全考虑,放弃了跑车的活路,回来当村主任。现在的村干部都没人干,也不好干。”
“听说是轻微的,不严重的。这些人都是能人,回乡当干部是个好事情,能给群众办事。”秦川说。
拴牛继续和王兵调侃:“你不当主任,谁舔你沟子呀。你看平时想给你送礼找不见你人,今晚上才把你拉到油磨梁喝酒。明年你给我几个弄个贫困户指标,要不然和你关系好个锤子。”拴牛一瓶啤酒下肚,红着脸嘿嘿哈哈地笑着。
“你现在都肥得流油,要是贫困户都像你,那村子人把日子就过成了。冷怂呀,谁不知道你这些年把钱挣了。家里铲车两个,挖机一个,搅拌机一个。这几年牧护关的钱全让你挣啦!楼房盖的把桥沟口都占完了,还不知足!”王兵说。
“我挣的都是下苦钱。大钱都让鬼挣了!这些年挣钱要感谢政府的工程项目多,村村通水泥路,修河堤,铺街道,修护坡。其实干了不少,没落下几个钱,全是外账。政府的工程前期投资大,欠账多。还不如农村盖房的,这里盖好,立马就是现款。”
“要说挣钱,你还得感谢去年8.19水灾,一场大水,水毁项目多的,你看今年跑车拉沙的把钱挣了,干工程的把钱挣了,盖房的匠人把钱挣了,香菇棚重建都需要大量的劳力。今年只要你勤快,舍得出力,男女老少都能挣着前。好劳力一天二百多块,妇女一天也都一百八。工价高的,人都不干雇人。”王兵说。
秦川吃了一口豆腐干,说:“你看人家拴牛呢,前些年也是个混混,穷光蛋一个,那一年和街道的周双良打了一架,一下子打发了。周双良几千万的资产。人家拴劳灵性,打架都找有钱人打,一下子打发了。这也是经验,打架都不能找穷光蛋,越打越穷。”燕子笑着说:“我以后要找打架的就找你。”秦川哈哈笑:“那你看走眼了吧?你要找我,我还能粘你点油水。”小李送过来一把烤好的土豆片,花椒料撒得黑红,吱吱地冒着油香,喊着:“谁吃!谁吃?快,美太太!”秦川当然是开玩笑,故意调侃拴劳,拴劳气得红着脖子,扭过头伸着胳膊捏秦川的脖子:“你一天胡球扯呢!”。秦川急忙喊:“哎吆,你快看,快看,月亮太美了!”
所有人不约而同的回过头去,月亮已经滑过黝黑的山梁,拨开层叠的云彩,褪去羞涩的红润,净得像洗过似的,玉洁玉洁,亮灿灿似母亲烙下的金黄的大饼,喷发着独有的醇香和无法抹去的情思。恰似一首寄情的唐诗,一杯醉人的老酒,一壶悠然的茶香,一句深沉的宋词,流年中一个写满故事的物件,一朵纯美绽放的荷,一本读不完的长篇小说... ...敞开胸怀,悬挂在夜幕下光宇的天空!
这一切,她属于我的,她又不属于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