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无法做到旁观

(2015-08-09 13:22:07)
标签:

代跋

古兰经

宗教

信仰

何金宝

       

              我无法做到旁观

--为金宝新书《以时光盟誓 2014再出发》所作代跋 

 

很多年前,在海边,无意中一串砗磲陷进我的眼睛里,看到它的时候,那种高贵的白让我恍惚,它们干净,内敛,神秘,深邃,像极了穆斯林少女羞涩地笑。之后,这串白色的神物带着大海的无边无沿成了我精神的圣地。带回家之后,它神秘的我再也没有见到。可我知道,它一直在,它一直在家里的某个地方独自成长着,独自散发着自己的光芒.直到金宝把他这本书稿交给我,委托我为本书写代跋,我才又重新见到了它。

你看到什么。白马入芦苇,银碗盛瑞雪。这不是一种颜色,是某种暗示,某种隐喻,那是一个精神清洁的追求,在这样高贵的的色泽面前,你看到的白,就是精神里的信仰。

 

我向写字台走去,迟迟的没有坐下来。那天,我把金宝传送过来的文件打印,坐在书房翻看他的文字,记得像有什么事情就随手将书稿放下,回头再拿起书稿时,看见了那串白色砗磲,它好像一直在等着这样的时候,等着我,等着这样一本书稿的出现。我们如久别重逢的老友,相视一笑。再之后,我就把这神物放在白色的纸张上。它沉静的美着,白色与白色之间互相亲切地接纳着那种难言的大美。

 

用了两个月时间一遍遍看着这些书稿,阅读着一位穆斯林知识分子纯粹的精神世界,看他怎样把一种久远深厚的爱贯穿在自己的信仰里,在信仰中澄清宗教的清洁度。他在白色的灯光下,那样的虔诚,这样的虔诚完全忠实于自己的内心,用精神的纯洁侍奉着对信仰的热爱,决心,激情。

 我阅读着,并享受着这种愉悦。

我阅读着一个人的宗教,一个人的信仰,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一个作家的责任和悲悯。在阅读中,我似乎可以看见某种心与心之间的默契,世界与世界的通畅,宽厚,浑圆,阔达。在文字里,就在这些文字里,我时时都能听到金宝诵经时的直白,简单,无我,悲悯,无染。

因为金宝,我对他的宗教信仰不陌生。他虔诚的爱着他的宗教,泪水滔滔的滋养着他的信仰,他爱的清醒。清醒的爱着,这样的清醒,也曾使他喜悦着,迷惑着,忧虑着,思考着。他选择了要担承起一位穆斯林知识分子的责任,为自己的信仰正本清源。

 

责任,让他释然了。他明白应当怎样义无反顾的去敬爱自己的宗教信仰,做什么,应当怎样去做。用一本书,用知识去拓展扩展世人对一个民族的认知,了解,接纳,懂得,这是一位穆斯林知识分子的责任,他要用文化的力量去保护他的民族,尊敬他的民族,爱惜他的民族。一个穆斯林知识分子,如果没有一种世界眼光,没有真正对世界理解的话,那么他是没有真正话言权的。

 

他一直努力着。他一直清醒着。他一直焦虑着。因为爱,他用虔诚的爱,清洁着民族的精神世界,那种清洁是融进血液中的力量,随着他的脉搏搏动,他抗拒不了体内血脉的冲动,清洁的精神,伟大的信仰。

这样的冲动是愉悦的,也是苦痛的。任何一种坚持坚守都需要广阔的博爱,世界的眼光,沉静的敬仰,灵性的敬畏,忘我的追随。大爱需要心胸,气度,气量,尊重。对自己民族的尊重敬仰,对其他民族的尊重,唯有此,才是人类的爱,人性的爱。世界的眼光就是人类的平等自由独立,无论哪个民族,那一种信仰,哪怕是一个人一个群体,只要是真的善的美的都有他们自己存在的理由和成长的环境,用仰视的眼光看待所有的宗教信仰,用平视的眼光观察了解别的宗教信仰。因为平视才能看得更清楚,爱才会清醒,因为清醒才会炽热,因为炽热而厚重,因为厚重而更具久长的生命力,才会有成为精神的旗帜,成为信仰者的初始地和最终的精神家园。

 

任何一种宗教都应该是沉静的,悲悯的。只有沉静的敬仰一种宗教,才是真正发自内心的爱。一个民族一种宗教信仰,只有让人真正的发自内心的挚爱敬仰才会有真正的话语权。一个人真的爱自己的民族,敬仰自己的宗教,他的内心一定是安宁的,平静平和的。

 

任何狂热的背后都是暴力。

 

任何狂热的爱都不是真爱,不是信仰,不是宗教,是极端利己主义者的借口。每一种信仰都是天地间不同种类的花朵,他们有各自的美,各自不同的姿态,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无论哪一种都是这个世界美不同表现。

大凡单薄的信仰犹如刀片,好像很锋利,其实一折即断。折断的刀片不断伤了自己还会伤及别人。信仰本身是纯洁的,纯粹的,干净的。只有纯洁纯粹干净的信仰才会是圆融的,厚重的,深邃的,博爱的,有旺盛的生命力的。

作为一个有责任的有良知的穆斯林知识分子,他用文字持续不断地淘洗血液里高贵的白色,与其说是热爱,不如说是本能,本性,本我。作为朋友我敬重他的信仰,作为知己,我亲近他的痴迷,作为个体的人,我欣赏着他的的追求,他对自己民族的种种爱与担忧。越爱越担忧,越担忧越爱。他爱这个精神干净的信仰,他爱这个高贵的宗教,因为干净,因为高贵,在这个泥沙俱下的时代,最易被误解误认误读。与其被误解误读误认,金宝就责无旁贷的自己率先去用自己的世界性的眼光去解读。介于各种宗教之间空间距离,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的信仰或多或少都存在一种模糊地带,因为模糊而误读。这是金宝的忧虑。他想用文化的力量,疏通信仰与信仰之间的通道,疏通融化敞亮信仰内部各种坚冰。

 

金宝解读《古兰经》即要追根寻源,他让自己走进信仰的始发地找寻活水的源头,让自己重新回到母腹,吸收汲取信仰初始的养料,在源头彻底打开自己的视野,清醒的考量本民族发展脉络,这是正本的起始。更重要的是他想扩展人们对自己民族认知,在认知的的过程中,擦拭他信仰的旗帜,使其更纯洁更干净更纯粹,使其旗帜更加高扬。

金宝是寡言的人。

在解读《古兰经》这本书时,他突然话就多起来,他急切的想要更多的人知道他的宗教,他的信仰。有一次去他桃花岛工作室看他,他痴痴地坐的很端正,虔诚,痴迷地一边读着,一边用笔记录着什么,他的认真虔诚几乎全部堆积在他的眉宇间,看他这样,我不忍打扰他。在通读他的这本书稿之后,我想说的是和他一样的大白话。他的解读不故作高深,不假装神秘,更不神话他的宗教和信仰,通俗,简单,甚至是悲悯的,他一点也不不掩饰他内心某种焦虑。

 

这可能就是白色的白。简单明了高贵到你没有办法无视他的存在。越是简单的越是纯粹,越是纯粹的越是高贵。这就是金宝的世界,金宝的信仰,金宝的宗教。此时,那个干净的纯粹的隐忍着光芒的白色的砗磲,泛着高贵的光泽,稳妥的与金宝的文字安宁地说着话。

我无法做到旁观,面对一位有责任有担当的穆斯林知识分子,他敬仰着他的宗教,我敬仰着他,与其说我敬仰一个人,不如说我敬仰一种文化,一种责任。两个月之前,金宝是俊朗的,两个月后的今天,金宝的信仰是俊朗的,金宝的宗教更是俊俊朗朗的。

 

 

友情链接:银川金宝的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