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旧岁新岁

(2010-01-04 09:08:35)
标签:

杂谈

分类: 散文

    2009年的最后一天,风静日暖,但仍然下了一场雪。

    早晨沿着惯常的路线长走,出门比平时早了十分钟,天色阴晦,大异往日,街上人车都

少。教堂外,白色大理石圣母像继续着若有所思的姿态,耶稣降生的实景群像暂时还未撤去

,和那一片绿意尚存的广大草坪形成呼应。所有树都只剩下了线条,几天前的赤橙黄绿,如

同撕掉的日子,成了记忆中一个模糊的点。

    十几分钟过去,天色如故。看来不是时间太早,而是天阴得太重。

    湖面还有一半的冰封,鸭子全都挤在北岸一角,只有少数几只在百无聊赖地游动。南岸

的护栏上一溜的海鸥,俯首低眉,也都安安静静的,大概还在熟睡。贴近走过的时候,甚至

没有一只回头看人一眼。

    出了公园,上了快车道。这一带是密密的林子,落叶厚厚的一层,地上横七竖八,横卧

着大大小小的枯树。有一棵是前几天大风雪中吹倒的,树杪伸到人行道上,估计很快就会被

清理掉。

    坡道快要结束,头上飘下几抹白色的粉尘,开始以为是枯树上常有的菌粉,但不过两三

分钟,雪就密起来。两条街之后,地面已经白了。

    上了巴士,雪越发厚密,路口的街号完全看不清。十分钟后车抵终点,积雪差不多有一

寸了,这正是天气预报所说的降雪量。

    走进办公楼,警卫看着我大笑,说,你的头完全白了,比圣诞老人还白。

 

    喝咖啡的半个小时,读完了克里斯蒂的《蓝色快车》的最后几十页。这本书在克里斯蒂

的小说中算是中上之作吧。一般的侦探故事,完了也就完了,但这本书里的一个人物,凯瑟

琳,一个直到三十五岁才因继承遗产而得以让世人欣赏到她的美貌和优雅,甚至非同一般的

高度理性的乡间女人,有值得回味之处:

    人,没有几个是实现了的。要么天不假年,要么是条件始终不具备。

 

    对我来说,2009年是荒废的一年,这么说一点也不夸张。前七个月,倾全力于一件原本

以为值得做的成人之美的事,后来发现全是幻觉。也好,从前心中觉得“不厚道”的想法总

算得到了印证:没有什么不厚道,我还是有眼力的,透过文字,能看彻人心。

    八月后休假回来,家中有事,直到岁末。答应给人的稿子,只完成了三两篇,而且非常

不满意。

    秋天,不由自主的焦虑。想起了念叨了好多年的唐诗,终于下定决心,从图书馆搬回几

本《全唐诗》,时断时续地读。读完几册,自觉收获不小。主要的,不是多读了几首诗,而

是知道了一些事,并不和别人所说的那样。比如关于韩偓的《香奁集》,便多耳食之言。现

在自己看,就很清楚。

    唐镜的镜铭和唐朝民窑的瓷器上,多见文字华美和富有情趣的小诗,也许《全唐诗》及

其补遗并未全部收齐。白居易的诗有民间的改写版,其他人的诗想必也有。

 

    又买到了两种庄子的注本,王夫子的《庄子解》和吕惠卿的《庄子义》。对庄子,早有

很多话想说,但时至今日,仍不敢开口。这就是鲁迅所说的,不说的时候,觉得充实;开口

欲说,顿时空虚。归根结底,还是心里不踏实。王夫之过于庄重,对他解庄,一直心有疑虑

,恐不似郭象和林云铭那样自在。读了几章,倒还规矩。颜回在论语里,枯燥无味得很。在

庄子里,虽然不如子贡一贯的活泼,隐然有些仙风道骨了。吕惠卿是极端令人厌恶的人物,

因为关系到庄子,这本并无多少胜意的书仍旧买回来读。爱屋及乌,即此之谓吧。

 

    年底前零零碎碎在读的书:苏轼全集,瀛奎律髓,几种庄子注本,几种词学入门书,台

湾版的阿加莎- 克里斯蒂全集(挑选着重读),以及李学勤。李学勤的书,很多先秦考古的

消息,以及早期历史和学术的新动态,新成果,都是一向急于了解的。这个领域,安心作壁

上观,不会妄想去涉足。还有的,就是一直留在手边,随时翻一翻的:李白,鲁迅,各种笔

记,等等,都是用来熔铸好梦的。

 

    新年相信会更适意一些,最最不济,《东坡诗话》总可以辑出来。另外,读几部小说。

太久没有郑重其事地读小说了。

 

    夜深毫无睡意,只在电视的几十个电影频道乱逛,很少一部片子能坚持看二十分钟以上

,连专播老片的TMC 也觉得枯燥乏味。对老片子,我要求不高,正像龚自珍对待中晚唐诗:

略工感慨是名家。有些片子,只要镜头漂亮,人物讨人喜欢,有几句聪明的对白,便能开心

看到底。看过半部的《绿海豚街》,就是如此。但新旧年交接的当下,没有类似《绿海豚街

》的小物件。窗外的爆竹声,半晌一声半声,不成气候。

    这是2010年的头两个小时。

 

    读罢《瀛奎律髓》“冬日类”中的几十首诗,发现前人的岁暮感受,并没什么新鲜的东

西,无非都是时光流逝的感叹,而且大部分是垂头丧气的。“残年日易晚,夹雪雨难晴”(

宋自逊),“日落晚花瘦,山空流水悲”(郑刚中)。陆游的几句,不像他平时的为人:“

楼上苍茫眼,灯前破碎心”,“世事元堪笑,吾生固有涯”。只有王安石的《岁晚》,故人

重逢,让人觉得神志一爽:

 

    月映林塘澹,风含笑语凉。俯窥怜绿净,小立伫幽香。

    携幼寻新菂,扶衰坐野航。延缘久未已,岁晚惜流光。

 

    纪昀说,此诗写秋景,不该收在此处。他是对的。可是,俯窥怜绿净,小立伫幽香。前

句回顾,后句前瞻,用在新年的开始,实在太好了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