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教育改革的践行者 ——北京市望京实验学校董树莉
(2009-05-26 10:40:46)
标签:
文章 |
董树莉, 1959年11月生,北京市望京实验学校校长,曾获朝阳教育劳动奖章、朝阳区教育系统三八红旗手、朝阳区教育系统优秀党员、全国中小学管理创新典范校长等荣誉称号。
北京市望京实验学校是朝阳区公立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有36个教学班,现有学生1130多人,其中外籍学生三百多人。现任校长董树莉多年来对教育执着追求,坚持以“务实、责任、诚信、优质”的工作理念,以培养“诚实守信、务实求真、志存高远”的人才为目标,用勤勉、奋进,孜孜以求的精神,倡导“尊重与发展,开放与包容”的办学理念,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国际化品牌学校的创建之路,在不断探索创新中把一所普通的职普结合校打造成了九年一贯制区级示范学校。
以先进办学理念为指引 实现学校跨跃发展
教育的思想是办学的灵魂。每一位校长都会带着自己的思想、态度、品质以及主张来办自己心中的教育。董树莉校长在漫漫的教育征途上将自己的思想与追求、文化与个性、思考与智慧深深的融入到望京实验学校的办学理念中。在科学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学校找准了办学的方向,形成了共同远景,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芯动力。
高瞻远瞩——坚持尊重与发展、开放与包容的“大教育观”
学校教育要用一种前瞻性、全局性的眼光来谋划,以国际化的教育视野,寻找自我长远发展的最佳途径。
通过对学校情况的认真思考和与领导班子不断的交流,董校长认识到,望京地区尚没有一所具有规模的国际化学校,外籍学生入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应当将学校定位于建设一所高质量的国际化品牌学校,以现代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现代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构建培养国际化、社会化、个性化人才的教育模式。“办人民满意教育,建国际化品牌学校”的办学目标就这样形成了。
同时,董校长把自己的办学智慧和学校的整体发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提出了望京实验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尊重与发展,创设适合于人幸福成长的人本教育;开放与包容,建构国际化的品牌学校。”这是董树莉校长的追求,也是学校的发展需要。用董校长的话说:尊重与发展,就是尊重师生的生长需要,以师生的发展为本,为师生的幸福生活奠基;开放与包容,这是一所未来国际化品牌学校的必然秉性。正是在这种闪光的思想引导下,学校找到了起航的位置,扬帆前进。
卓识远见——坚持面向世界的国际化培养标准
董校长认为,教育应该实现人的幸福发展,这种幸福发展之于学生就应当遵循孩子成长的规律,培养孩子自主成长的生命品性和社会能力。因此,学校确定以“诚实守信、务实求真、志存高远”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力图通过实践让每一个孩子走向成功,走向社会,走向世界。
在此同时,董树莉校长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强烈的责任感感染和带动着全校教职工。在她的带动下,干部们以“懂专业、善管理、肯奉献、讲团结、深受全体教职工信任和拥护”为准则要求自己,教师们以“教风严谨、扎实,待人谦逊、博厚”为发展目标提高自己,由此形成了学校教职工积极进取、踏实奉献,昂扬向上的工作氛围。正是靠了这样一份责任、一份诚信、一份奉献,学校才实现了一次次跨跃发展。
以特色办学为方向,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如果说校长的教育思想是把握学校前进方向的舵,那么校长的办学策略是推动学校快速前进的风帆。董树莉校长是一位踏实勤奋的实干家,也是一位创造求变的改革者,更是一位善于用教育智慧书写辉煌的创造者。她始终在寻找望京实验学校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这些创新性的办学策略,推动了望京实验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自身鲜明而独特的校园文化。
国际化办学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董树莉校长毅然决然的为望京实验学校走上国际化的办学道理而努力着,在她和学校领导的不懈努力下,学校被朝阳区政府外事办公室批准正式招收外籍生,并具有发放外籍生JW202卡的资格。这些为望京实验学校进一步提升国际教育品牌、更好的为外籍学生及家长服务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也为望京实验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对于董校长来说,办国际化学校是构想,要实现这个愿望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她充分利用有限时间认真分析校情,总结学校的发展历程,分析国际化学校先进案例。在遇到困难时,她依然孜孜不倦的探索,积极构建学校内部国际教育体系,使望京实验学校在创新与发展中不断崛起。
现在的望京实验学校国际部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董校长积极组织国际交流活动,与韩国釜山莲提中学结为姐妹校,担起朝阳区对外窗口校的重任。正是董校长这种高瞻远瞩的策略,使得望京实验学校不断在对外交流中进步与发展。
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学创新
董校长在教师培养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思考与方法,她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用好现有教师,稳住关键教师,吸引急需教师,储备未来教师”是董校长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准则,她创造一切机会让教师深造与学习,使每个教职工从中得以受益。她还提出了“师生共建和谐教育,提升师生生命质量,追求师生人生幸福”的口号,用博爱的情怀去关注教师生命质量。
董校长就是凭借一系列“民主和人文结合,个性和共性同存”的管理方式培养了一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勤于钻研、甘于奉献”的教师团队,教师们的思想由封闭转向开放,学术竞争力和综合办学实力也日益增强。教师们用更加宽容而博爱的胸怀对待每个孩子,让孩子们真正感到学习的快乐。
教育科研创新提升教育品质
创新才能发展,董校长坚持着这条法则。她在教育工作中一直以大胆创新的态度进行着改革。她一方面打破常规,从经营理念上大胆变“管理学校”为“经营学校”;另一方面,她以课题研究为牵动,深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2000年9月,董校长主动提出由学校承担北京市“十五”英语课改实验课题《初中英语教学整体实验研究》。并以此为突破口,通过课题研究,探索英语课改新途径,将它作为龙头带动其他学科教改工作。实验八年来,在董校长的全力支持和专家、学者的指导下,在全体教师特别是英语教师的辛勤努力和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下,英语课程改革实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而今,董校长又带领学校教师承担了“培养中小学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策略研究”的市级校本科研课题。此课题的突出特点是将科研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切实做到以科研促教研,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以卓越成绩铸辉煌,办人民满意教育
董树莉校长认为,要做人民满意教育,一方面是使孩子在这里获得丰富的知识,高尚的品德,开拓的视野,豁达的心胸。另一方面就是这所学校要不断努力进取,给孩子们最好的,最科学的教育平台。
矢志不渝实现自身价值
作为教育改革的领军人物,董校长自身独特的思维与智慧、丰富的阅历、敏锐的思想、深沉的气质常让人赞叹不已。她就是用这样独特的人格魅力,对教育矢志不渝的追求,用丰满而骄人的成绩回报着关心她的人。
从02年至今,董树莉校长先后荣获全国中小学管理创新典范校长、北京市基础教育改革领军人物,并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高师数学研究会六、七届先进科研个人,多次获得北京市骨干教师,朝阳区教育系统学科带头人,朝阳区教育系统优秀党员,朝阳区优秀教学干部,先进科研工作者,朝阳区教育系统“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探索创新铸就学校无限发展
望京实验学校在她的领导下朝着自己的理想飞速的发展,学校先后被授予管理管理创新学校、北京市全面落实素质管理先进校、区科技教育先进校、区羽毛球运动传统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校等称号,在朝阳区初中及小学教育中发挥了骨干示范作用。市区教工委、教委领导多次亲临学校,对学校改革举措和办学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学校各项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学生家长和周边社区的广泛认可。
创新与发展永远是教育事业的源动力,董树莉校长正是以这种高瞻远瞩的思想全方面谋划学校的发展方向,多角度多层次的推动学校的教育改革,一步步将望京实验学校推向巅峰,为教育事业谱写了美丽新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