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耕织图

(2013-03-30 18:20:04)
标签:

文化

耕织图

耕织图

耕织图

耕织图
    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国家,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蚕桑及农耕。元世祖忽必烈曾言:“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中国古陶瓷中有关耕织图的装饰始于明中期,至清代康熙时才广泛流行并传至今日。

    图为同治御窑厂生产的粉彩耕织图碗,此碗的装饰图案共分四个单元:即选茧、缫丝、晾丝及赋诗文等。不同的画面反映出蚕农辛勤劳作的场景,其中人物神态的表现及生产过程极富生活性,这种以写实的表现形式,真实地再现了古代寻常百姓的生产生活方式,让我们在不知不觉地又回到了那个年代中……。

    耕织图最早是以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于南宋时出现的,时任南宋于潜县令(今临安)的楼瓙绘制的耕织图“深领帝旨”,笃意民事,概念农夫蚕妇之作苦,究防始末,为‘耕’、‘织’二图。耕、织二图既可独立成章,亦可合二为一。耕织图移植于陶瓷作装饰题材在明中晚期时较为普遍,这种以画及诗文的表现类型应该是陶瓷装饰艺术史上的又一伟大创举。因此,耕织图又被称为“中国最早完整记录男耕女织的画卷。”

    在明代的耕织纹中大多是从民窑开始生产的,当时并未引起皇族的重视,这主要是因为皇家瓷厂长期与市井文化隔绝的原因所致。清代开始,尤其是康、雍时期,恢复并重农政策,使它又回归到现实中,因而,康雍时期的御窑厂瓷中又一次以官方制作的艺术表现形式出现,一方面是为了弘扬中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也向世界传达着中国传统的文化信息。耕织图纹的再现,不能简单地看作仅是一种绘画形式,其实它的背后对于我们解读中国农业发展史、纺织史、艺术史是有着十分珍贵的史学文献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墨彩山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