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彩山水瓷画是在传统的中国水墨山水的基础上发展壮大的,自宋代磁州窑首次将传统国画技艺移植为陶瓷装饰以来,山水画就一直是历代陶瓷的主要装饰题材之一,其中墨彩山水历经坎坷,直到清代雍正时才恢复了稳定性生产。
图为雍正的生产的墨彩山水纹笔筒。(上海博物馆藏)此笔筒造型庄重,瓷胎洁白致密,釉质肥厚莹润。笔筒的图案装饰共分二个单元,它们既可作同一图案呈现,亦可独立成章。画面中的山水纹立意隽永,气韵生动,以水墨为主体的表现技法,其笔法以勾斫、皴擦、点染为主导,以墨之浓淡干湿、泼破积烘为基础来强调瓷画的结构与质感表现,有笔有墨,笔墨结合,达到了变化超妙的艺术境界。
水墨山水是传统中国画中的一个分支,它是在文人画的基础上形成的。水墨画讲究的是笔法层次分明,充分发挥水墨特殊的渲染技巧,以求取得“水晕墨章”而“如兼五彩”的独特艺术效果。中国陶瓷中的墨彩山水画正是从宋代文人画中汲取了大量的养份,并将它运用至陶瓷装饰上作了大胆的尝试,瓷艺与画艺的有机相融,对于完善和丰富陶瓷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瓷画中的墨彩山水画在宋代呈现出非常流行的趋势,而这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大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元代时随着青花色料的引进和文化观念的微妙改变而发生了变化,但传统的审美意识却始终扎根于人们的脑海中。在长期的生产积累中,人们很快便发现和掌握了利用青花色料也能获取中国水墨山水的效果,于是以青花替代墨彩来表现山水画意的瓷画应运而生,使得中国画的传统绘制技术得到了延续与发展,山水画也自然成为了陶瓷装饰的主要题材之一。
清代雍正时期,是继宋代之后对于恢复中国传统文化和倡导文风的极盛时期,在这种大背景下,给恢复墨彩山水瓷画带来了机遇。于是以御窑厂为代表的中国瓷业,纷纷研制和开发墨彩山水画并且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因此,如果说董源是中国水墨山水画鼻祖的话,那么雍正墨彩山水瓷画则是中国陶瓷中的最杰出的代表。雍正墨彩山水既保留了传统的中国文人画的元素,又有所创新,其时代的风格特征非常突出。墨彩山水瓷画的复出,对于后世山水画的创作有着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