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平定窑是个鲜为人知的古代瓷窑,它始烧于唐代,终于元末。平定窑对山西瓷业发展史发挥过重要作用,在陶瓷史学中有着一定的地位。《隋唐史》载:“山西之平定、霍州在唐均烧白瓷……。”作为山西瓷业的主要代表,该窑以盛产白瓷为主,兼烧黑瓷及其他色釉瓷。
图为山西平定窑金代生产的黑釉剔花葡萄纹双系罐。此罐形制规整,造型古朴典雅。罐通体施黑釉,罐腹以剔花的表现形式剔花葡萄纹。画面中的葡萄纹以写实性为主,剔花线条流畅,刀法犀利娴熟,葡萄树上果实累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葡萄纹在古代,寓意着子孙满堂、家族兴旺,属于一种象征吉祥的图案,也是古陶瓷常见纹样。平定窑剔花葡萄纹的制作方法是:先在器物上满施黑釉,再根据事先构思好的图案剔去黑釉并露出胎土的本色,并充分利用黑白的色泽反差来体现陶瓷的装饰艺术效果。
平定窑与河北毗邻,在制瓷的工艺技术上受到了邢窑、定窑的影响,它们相互借鉴,互为补充,但在装饰上无不显示出邢定二窑的深刻影响,因此,平定窑产品在宋代被归纳为定窑系的范畴。需要指出的是,平定窑白瓷从胎质到纹样装饰都十分接近或类似于定窑,稍不注意便会混淆窑口。和定窑唯一的区别是平定窑碗、盘內心留有三个支钉痕、底足不施釉。
平定窑的黑釉瓷也非常有特色,黑釉色黑似漆,釉表光洁明净,手感温润。尤其是黑釉剔花、刻花瓷,制作工艺细腻,讲究入刀果断精准,致纹样一气呵成。黑亮的釉面、精美的画面和古朴庄重的器物造型,被誉为“中华陶瓷奇葩,山西民间绝活。”平定窑在宋金时期因战乱不断之故,留存于世的黑釉剔花和刻花瓷非常稀少,因而显得特别珍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