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燕:我们请上今天我们的嘉宾上场,好不好?你来介绍。
应宁:好。
高燕:欢迎您,李老师,欢迎您。
应宁:这个穿红衣服的这位,大家非常熟悉了,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李增瑞老师。
李增瑞:大家好。
应宁:而且还得特别地介绍一下,李增瑞老师还是优秀的青年相声演员,应宁的师傅。
高燕:来,我介绍这位吧,穿黑衣服的这位,这是我们请上来的《生活面对面》的热心观众,张婉如老师,职业还就是老师,所以我们叫张老师。
应宁:欢迎您。
高燕:今天我们要来一个老百姓挑战大明星。让他们二位PK一下。
应宁:张老师和李老师两个人比较一下。
高燕:对。PK什么呢?这就是咱们今天的主题,咱们是二十四节气话养生嘛。
应宁:今天是5月21号,小满。
高燕:没错。
应宁:现在我就有问题。
高燕:你有点儿小满足。
应宁:不是小满足,这为什么叫小满呢?怎么叫小满?
高燕:怎么叫小满,高老师给你讲讲。
应宁:高老师,谁叫高老师?您就是高老师?
高燕:好好听着,站着了。小满它就是这个大麦跟小麦,到了这个节气,这个颗粒就日渐饱满,但是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叫小满。今天咱们要说一些民俗。
应宁:说民俗,那民俗最大的组成部分就是谚语。
高燕:对,老辈留下来那些俗语。
应宁:行吗?我今天想当着各位的面,当着现场还有电视机前观众朋友的面,我跟高老师比赛比赛。您先说。
高燕: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应宁: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
高燕:烟酒不分家,害死你我他。
应宁:鱼生火肉生柴,萝卜白菜保平安。
高燕:玉不琢不成器,铁不炼不成钢。
应宁:拍打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高燕:还难不倒他呢。
应宁:咱别班门弄斧了,还是请上专家来,给咱们讲讲这个谚语跟咱们平时生活,到底有没有科学的联系?
高燕:咱们今天是揭秘养生俗语。我们有请专家上场。
高燕:你好,欢迎您。
应宁:你好。
高燕:我来介绍一下,这是咱们中华中医药学会的学术顾问温长路教授。
温教授:大家好。
高燕:那咱们现在就开始了?二位做好准备了,您可千万别被大明星给镇住。今天咱们看看,咱们老百姓挑战大明星,咱们老百姓能不能赢,好不好?咱们先看看俗语,都是咱们百姓平时非常熟悉的,经常挂在口头上的。
应宁:对,没错。
高燕:咱们先来看看关于吃饭的俗语。
应宁:好。
高燕:看看第一条是什么。以下哪种说法正确?A,吃饭先喝汤,不用请处方。B原汤化原食,消化又健康。您二位觉得哪个是对的您就写上,然后给我们讲一讲您的理由。
高燕:李老师选择的是B。
应宁:您把题板亮相给大家看一下。
高燕:张老师选择的是A,你看还真有分歧。
高燕:张老师选择的是吃饭先喝汤,不用请药方,认为是正确的,您先说说理由,可以放下了。
张婉茹:我为什么选A。因为那个先喝汤呢,吃饭就可以那个少吃饭。
应宁:您拿这汤占地,是吗?
高燕:咱们现在平时吃的多,肥胖的人这个数量在增加,所以说这个肥胖带来很多疾病,所以说少吃点儿,避免肥胖,就健康了。李老师的理由?
李增瑞:我的理由很充分,因为我是B型血,所以我选B。
应宁:这还充分呢?
李增瑞:我真是B型血,真是B型血。
应宁:不不,我没追究您是不是B型血,就想您解释一下这个您为什么选择B?
高燕:原汤化原食。
李增瑞:对啊,是原汤化原食。这个时候小的时候我吃面条,吃完面条以后,我妈老给我弄一碗面汤给我喝。
高燕:您是小的时候吃面条,现在已经不吃面条了?
李增瑞:现在吃面条也还是吃一碗面的话喝两口汤,原汤话原食。
应宁:吃面条喝面汤,吃饺子喝饺子汤,吃元宵和元宵汤,您要是吃炸油条呢?
李增瑞:炸油条?
应宁:你看,没词了吧?我把我师傅给问住了。
高燕:对,我刚想说什么徒弟呀。
李增瑞:我告诉你要吃炸油条的话,我就把那油全灌给你。
高燕:师傅吃肉你喝汤。
李增瑞:这油条我吃了,剩下那油您爱干吗干吗。
高燕:您这有讲究吗?师傅吃肉我喝汤。
应宁:什么讲究?其实还有一种吃法,就是我看那个韩国的电视剧,他们吃饭的时候呢,是把这个饭准备好把这汤倒在这饭里头,连汤带水,稀汤带水全吃进去,这也不是饭前吃,也不是饭后吃,就跟饭一起吃,这是另外一个选项,我不知道我们三个人到底哪个对。
高燕:你整个就一捣乱,咱先说这两条俗语,教授给咱讲一讲,好不好?然后再回答你的问题,知道你问题多。来,您给讲一讲这A和B应该选择哪个,哪一条俗语是真理?
温教授:刚才张老师和李老师讲这个两条俗语,涉及咱们这个饮食习惯问题,是先汤后饭还是先饭后汤?其实因为这个民间的俗语它是站在一定的角度上,一定的地域上说的。站在不同的角度上说呢?这两个俗语都有道理。张老师说的这个吃饭先喝汤,这个为了防止发胖,这个说的也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饭前一碗汤下去之后,它确实占了一定的位置,先入为主,就人的食欲就减少了,这样客观上可以减少发胖。那么我国南方人一般来说就是饭前先汤的习惯,所以南方人瘦的多。
高燕:身条比较苗条。
温教授:原汤化原食主要是对这个北方过去一些这个汤,本来是汤汤水水,是寒冷地区,另外就是一些脾胃功能不好的人老年人,消化不好的人,病人还是要先饭后汤,饭后喝汤确实有利于消化。所以说你俩说的都有道理。
高燕:各得一分。
温教授:也有这个俗语,这个俗语叫做汤泡饭,嚼不烂。
应宁:您这个我不同意,汤泡饭它软乎,怎么会嚼不烂呢?
温教授:人的消化过程它不是从进了胃以后消化的,实际上从食物进口了以后就开始消化了,汤泡饭,还有那个汤泡馍,这种吃法它都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因为它把它泡了之后是好嚼了,之所以嚼不烂的时候消化不好的意思,这样减少了咀嚼的过程,这样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对胃肠不好,久而久之这种生活习惯呢,容易引起胃肠的疾病,所以您的这个观点是不能得分的。
高燕:那您说,这个泡饭和粥 ,那粥不就是很利于吸收的吗?
温教授:泡饭和粥不是一样,泡饭是用水,是用汤把饭泡了一下,没有经过加工,它并不是没有融为一体,而粥是经过煮了以后,煮粥的要求是很严的,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是把粥和米熔化在一起这才叫粥了,所以说真正说粥养粥养,做成合格的粥那才养,做不成合格的粥这是不养的。
高燕:所以,大家以后再吃泡饭和泡馍的时候别当粥喝,别稀里糊涂就给喝进去了。
应宁:您要是想健康也别泡饭也别泡粥,您听我的,您泡澡。
总结解说:一般而言,提倡先喝汤再吃饭。
但对于寒冷地区,或是脾胃功能不好的人,应该先吃饭后喝汤,有助消化。
最好不要用汤泡着饭吃,容易引发消化不良,造成肠胃疾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