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山禪修後記之一

标签:
健康個人成長情緒心理禪修法鼓山 |
分类: 光之工作者 |
剛剛的週末參加了法鼓山文教基金會(香港分會)舉辦的初級禪修密集班,乘現在記憶猶新記下學習後感。
我作為一個心理及能量治療工作者,因為對服務者應有的責任,也是保持自我和社會我之間的平衡之道, “靈修”已經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 每週幾次的瑜珈,每天使用香薰調整情緒,每晚的靈氣自療和冥想,偶爾練習氣功,“靈修”生活除了讓我保持頭腦清晰和增長智慧面對現實生活的需要,也令我身體和心境健康青春的養生法。所以我對打坐冥想非常熟悉,甚至太習慣,反而做法有點偏離自己也不發覺,漸漸的覺得雖然身體和心理能夠應付生活問題(還好我還有使用香薰,做瑜珈及靈氣自療),但腦袋開始空洞,欠缺以前思維的活躍和遠見,工作上的效果做出來總覺得缺乏的我想做出來的原意。
剛好上週中到的《溫暖人間》介紹週末法鼓山香港分會的禪訓班活動,我今年一直希望從新學習禪修,可是一般課程要一週甚至十天,有的要飛到國外。在職單親的我既要兼顧工作也要照顧Andrew,實在的時間不容許,所以有這個機會非常可貴,凌老師他非常的支持,幫我在週末照顧Andrew,好讓我安心學習。
一天半的禪修班內容很充實,形式上教學包括坐禪、放鬆、動禪 、數息、臥禪、立禪、經行、托水缽,甚至食飯禪。除了經行和托水缽的禪修之外,其他方法我都大約會,例如法鼓山的動禪我不會,但方法和原理與太極及一些氣功的動功相似,堅持每天做動禪至身體的氣脈運行就是氣功練的氣了!數息、臥禪、立禪和食飯禪等等,對於一個真正了解靈修意義的靈修者,會把修心融會在生活中,這些都是很自然就做到的,好像有位同學對托水缽的感受,覺得“和晚上吃飯端熱湯一樣”。法鼓山的法師把禪修的方法教的很白很白,讓未有體會的社會大眾可以在生活上行住坐臥,起居飲食都有方法,這一點讓大眾非常受惠。
法鼓山在禪修教學理念方面也非常清晰,比如上面提到動禪能做到氣功動功的效果,法師沒有提到這些得益,在課堂中和大家討論的問題“為甚麼學禪修?”,法師講的很明白,不是為了美容、為了神通、為了養生,這些通通都不是禪修的目的,禪修的目的就是學禪修這個過程,這樣簡單。不會為了招攬更多善信護法,來告訴你:“欸!如果你來學禪修呢,就會XXXX。”
學習中有播放了聖嚴法師(法鼓山的開山大德)影片,這位畢生致力弘法的大德講道:“能夠把佛法的精神應用在生活上就好了,我現在都不講佛法。”
我很感謝這次的禪修機會,感謝法師的教導,感謝法鼓山的菩薩幫助和付出(法鼓山對學長義工的稱呼),感謝凌老師和Andrew的支持,感謝四小姐這兩天的照顧和飲飲食食,讓我這個週末得到一次身心清靜的禪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