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年级孩子被骂出走 - 是孩子们的心理素质下降了吗?

(2010-09-21 12:14:31)
标签:

育儿

比凡希

教养孩子的方法

父母态度

孩子心理素质

分类: 育兒心理

以下是一则博友转给我的微博


@杭州新闻现场#杭州新闻现场#刘俊玲,杭州九莲小学602班学生,家住唐门小区,因上周末看电视被妈妈批评,离家出走已经一个星期。你知道吗,你妈妈每天都没法合眼,哭成了一个泪人“给妈妈一次机会好吗?以后你不做作业,不爱读书,妈妈都依你,我只要你平平安安在我身边就好”希望万能的微博能够显力。记者@金洁洁


孩子能够这样就出走肯定不是一两天突然发现的事,如果当父母的不想自己遇上这样的情况,最好想想自己的亲子关系,为什么会去到当父母的[求孩子],没有好好的讲道理的地步能解决。


我个人对管教孩子的态度是:在孩子未懂事前要严管,正如养小猫小狗要教好它们如厕进食的规矩,要有执行力的实行行为规范,事实上不可能对小猫小狗讲道理,它们就懂如厕进食一样。在孩子小时候建立了行为规范,到他们8岁以后就可以好好的讲道理,否则一辈子也教不好。


孩子小时候就是让人疼爱,正如小猫小狗一样的可爱,如果小孩子,小猫小狗很可爱的样子让你忽略了要教好规矩,而是一味以为他们不懂事,长大了就自然懂事,是做父母,做主人的没有负上自己的责任。如果孩子和小猫小狗真的很乖,是你好运;如果他们出了问题,这是正常的因果关系。


有的父母害怕对孩子严厉,孩子以后就会讨厌父母,这是错误的归因。也有的父母不对孩子严厉,是把自己代入了还是小孩的脚色 -- [今天如何对孩子,就是希望自己的父母如何对他。]我们看见很多父母买回来一大堆玩具给孩子,而事实上他们买的多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很多Hello Kitty母女,Transformer父子,Disney孩子,Wii家庭。。。。。父母生了孩子之后,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买玩具给自己了。


教养孩子的过程,父母到底有没有用心用爱投入给孩子呢?不要以为孩子不知道,他们未必能语言表达,而他们能感受爱和关怀。不打不骂不批评不教,成年人行为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呢?你还没有搞清楚之前孩子已经收到非语言的信息。


我儿子游泳队有一位何教练,他非常严格,我不敢相信现在还有教练有胆量拿着藤枝教游泳(不怕给投诉),孩子们却非常喜欢和尊敬何教练。说实话现在还有这样的教练老师让我很感动。他严格,也爱护孩子。孩子做错就骂,孩子改正过来就给予表扬。一味的溺爱孩子不成,一味的批评孩子也不成。


我读过多少心理书籍,做过多少心理咨询的个案,也不能依样画葫芦,按图索骥的教孩子。心理学的理论可以给我们儿童发展过程的心理大纲参考,而每个孩子都是个独立个体,有其独特性。作为人母的我,和大家一样,也要边做边体会边总结边学习,共勉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