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甚麼削弱了我的心力和能力?

(2010-09-17 18:06:19)
标签:

企业形象

员工的素质

情绪管理

管理能力

比凡希

健康

分类: 比凡希香薰情緒

某朋友在工作上遇上让人生气的事情,合作方的员工不分时间一大清早越过对口负责人连续来几个电话滋扰朋友。她还要强压著怒火跟合作方员工解释工作流程。


在大家开始意识到情绪的破坏力,就开始尝试以理性方法控制情绪,不让它影响我们的生活。例如:不要把情绪带回工作,不论是拍拖分手还是离婚,甚至丧偶,不要让伤心的情绪影响工作,这样就叫Professional。


我专住于心理工作之前的工作是形象顾问和企业形象培训,教办公礼仪和商务礼仪,根据教材的标准提纲如何的工作跟进才合乎[礼仪],让企业有[企业形象]。课程包括两个大部份 - 工作态度和操守培训,商务接触的礼仪。


事实上拥有约十年管理经验的我,深明当在企业文化未成气候的情况下,一些[礼仪]会削弱管理者执行力,也不适合某些行业,更可以说不合国情。对于一些行动型的人材,企业形象培训中很多建议,其实就是masked your gut feeling, masked your personality,把你的天赋的直觉能力,以及雷厉风行的行动力,用客客气气的礼仪掩饰起来。想一下这些行动型的管理人突然太讲究[礼仪],工作因故延误或者出了问题,管理人按捺不住[来真的]干起来,以礼仪掩饰的客客气气与真实性格的落差,岂不更让人尴尬?


游走于形象学和心理学之间,我觉得这些矛盾是人为分科别类搞出来的问题,企业形象提高员工的素质,目的只有一个: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和前景。正如个人一样,怎样的人能达到成功?只有内心和行动一致,没有内在矛盾的人,才能发挥所有能力和智慧去实践理想。[口不对心]的胜利只是电视节目中一个游戏环节,而不是走向人生胜利的大道。


虽然我学心理,也教情绪管理,以及有多年形象培训的经验,建议人发洩情绪好像不好。而现实上情绪是帮我们处事的一个工具,有时表达凶恶愤怒,让他人收到“警告”,特别是对一些做人做事糊里糊涂的人,跟他们好好的说他们听不进,也听不懂,要完成好事情,发火也是个好方法,关键是我们不要给情绪控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