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发于《素质教育大参考》
今天早晨,接到张校长的电话,让我落实一下一名七年级学生家长反映的问题。
原来,七年级的一个学生在最近的十几天时间里,一直以家长的名义用家里的无线座机给老师发短信,谎称自己的孩子病了,需要请假,而事实上他却一直在家中上网玩游戏。昨天下午他的父亲偶尔回家时遇到了正在家中上网的他,与老师联系后,他的谎言被揭穿。于是他的父亲打电话向校长反映问题,质问老师为什么疏于管理?
与班主任老师交流后,我查看了他发给老师的短信,其中第一个短信的内容是这样的:“老师您好,我的孩子康**因患肠炎需要请假治疗,请准假。谢谢!”。因为他的父母在以前也曾经用这个号码、这个方式替孩子请过假,他的班主任就没有怀疑,再加上他以后每天都以家长的名义发一个请假短信,时间一晃也就过去了十几天。
请他的父亲到校后,我了解到了他的家庭情况。父母在市场内搞批发经营,早晨离家时孩子还不起床,晚上回家时孩子已经放学回家。而这个孩子正是抓住了整整一天无人监管的“漏洞”,通过瞒天过海的手段一边告诉老师自己有病,一边制造天天按时上学的假象。
如果老师能够多一点经验,一定能够识破连续用短信而不是打电话请假的假象;如果老师能够多一点责任,给家长打一个电话询问孩子病情如何,就一定能够揭穿并不严密的谎言。如果家长能够多陪孩子一点时间,就不会让他放任自流;如果家长能够给孩子足够的关注,一定可以发现天天不做作业、不带书包回家的孩子。如果可以,我还可以追问:孩子为什么如此不愿意上学?
我想,我们都该反思,老师、家长还有我们的教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