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刊发于《德育报》2010年11月22日)
学校的操场上有四棵法桐,应该是在建校的时候栽植的。
岁月的久远不仅给予了它硕大的树冠,粗壮的躯体,更赋予了它某种精神上的伟岸。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即使是在学校铺设塑胶操场的时候,也把它留在了操场的正中央。
喜欢它,是在春秋夏。春天的绽绿给人以希望,夏天的荫凉送人以清爽,秋天的婆娑引人以遐想。喜欢在这三个季节与它对视,站在露台或者隔窗相望,那份宁静往往让我寻得片刻的安详。
不喜欢它,是在冬季。那遍地的落叶会让我瞬间感受到萧瑟的落寂,除此以外还有一点私心,我们班的卫生区就在操场的一角。初冬有风的早晨,遍地堆积的落叶会让值日生满头大汗地忙活一个晨读时间。
今天是冬季的一天,还是有风的一天,在去学校的路上就开始想象卫生区堆积的落叶有多厚。果然,校园里到处飘飞着树叶,而我们的卫生区因为处在一个避风的地方,从别处飞过来的叶子已经簇拥成了丘陵地带。因为今天是我们中学部期中考试的时间,时间比以往要紧张的多,我让卫生组长多找了些同学下来帮忙,才在考试前把我们卫生区树叶清扫干净,而绝大多数的操场是属于小学部的,此时小学部还没有学生到校,望着满操场纷飞的黄叶,我都替他们发愁。
考试进行了半个多小时的时候,无意中向操场望去,学校负责保洁的张师傅站在四棵大树的中间,双手撑着一个硕大的编织袋,他向身边几个刚刚进校门的小学生大声说了些什么,孩子们便分散开去追飘来飘去的树叶,把一把把的树叶塞到张师傅的袋子里,还不断地向更多刚刚进校的伙伴们喊着什么,就这样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逮”树叶的队伍里。远远地听不见他们的声音,却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快乐,看他们的神态不像是在劳动,倒像是在捕捉一只只飞舞的蝴蝶。张师傅使用了什么样的招数让这些孩子们这么快乐、主动地劳动呢?要知道,每天的值日生都是在抱怨和无奈中“痛苦”地完成任务的。张师傅对孩子们说了些什么,我真的很想知道,但是因为在监考,我不得不遗憾地看着他们把操场彻底打扫干净后,在欢声笑语中走进了教室。幸好,我发现孩子们中有一个熟悉的身影,同事的儿子。
午休的时候,在操场上遇到了同事和他的儿子。我还没有来得及问他,孩子高兴的向我喊道:“叔叔,我今天帮张爷爷逮树叶了。”“真是好孩子,我看见你逮了很多树叶。你能不能告诉叔叔,张爷爷给你们说什么了?”“张爷爷说‘这些叶子太淘气了,小朋友们能帮爷爷把他们给逮回来吗?’”原来如此,张师傅没有要求孩子们抓紧打扫卫生,而是请他们帮忙把淘气的树叶给逮回来,因为是在帮助别人,孩子们快乐地参加了劳动。
班主任当久了,习惯了分配任务,习惯了量化管理,习惯了指派,习惯了要求,却恰恰忘了我们分配的、量化的、指派的、要求的是孩子,是鲜活的、稚嫩的心灵。如果我们都能够像张师傅一样,给孩子们一份温柔的担当,让他们主动地成长。那么,我们需要做的,也仅仅只是张好口袋,等待收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