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田旭桐:瞎琢磨(2)

(2018-09-22 16:39:51)

经常的瞎琢磨,如果哪一次办展览时,展厅环境允许的话,要刻意的在正面的墙中间的位置,放上一面一米多宽一人多高的无边框的境子。镜子前还要横向三排纵向三列,整齐的排立三组,每组九块与镜子同等高同等宽的玻璃。“九”在人们的印记中吉祥,喻含有一种向往。玻璃要厚,在四角要有穿孔,只用圆木棍固定为一体,不附加它物,立的要稳就行。这样,透过玻璃看到的镜子,一定很模糊。凡是模糊的东西都自带着神秘感,那种猜测的过程是一种吸引,毕竟好奇是人的天性。

玻璃前再放上一个蒲团,蒲团要草编的那种,草编的质地朴素自然,不反光,不突出,能够很好的融入如此的环境。镜子、玻璃、蒲团构成了一个整体。

纵和宽大概的尺度要控制在四米以内。不能太宽太远,太宽太远了人就独立于情景外,像个观察者。这样的布置,很容易让人产生照镜子和窥视镜子的想法。可是,那个蒲团放的位置,无疑,又会把人的联想直观的带入坐禅或“跪拜”的特定情景。如是的话,在玻璃前,坐禅的时候,你隐约的会看到镜子里的自己。俯身拜的时候,别人看的见镜中的你,你却看不见镜中的自己。一拜、二拜、三拜,像是出了一个哲学上的命题。自己与自己,人与人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

自己看到镜中的自己,看似一个“拜自己”,却在有与无,虚与实,自我与他我的过程中,有了肯定与否定两种境地。丰富了自己,丰富了他人,也丰富了社会、文化和道德间的平衡。

 

经常的瞎琢磨,在一片荒野,那种十分空旷的荒野。在一眼就能望到的地方,移上一段枯朽的大树,这树,枯朽的要像是刮来一阵稍大些的风,就能够把它吹散的样子。树干要直,枝杈要盘错的向上升腾。

然后呢,用一根或几根防锈的铁管从主干的中间嵌入,一直嵌到地里,铁管要露出树干上端一大截,与树干的粗糙感形成强烈的对比。用它撑着,这树有了筋骨,身板显得硬朗了许多,那股神气劲儿有了再能立个千年的样子。

树的前面放一个铜牌,牌子最小也要有一米多的面积。铜牌一半亚光,一半光亮。在牌子亚光部分的一角镌刻上扁宋体“龙骨”二字。阴天的时候,树的倒影映在铜牌光洁的那部分上,铜牌像一汪静水,多了一层空间。晴天时,太阳照到的时候,它像面镜子,也像发光的灯,人们能够在很远的地方看的见,似灯塔一般。

如此,会有人因光亮而寻来。寻来的人多了,通向树的方向踏成了一条直线。直线是路,这路也会因“树”有了精神,带着傲气。枯朽的树联结着路,成为了一体,一个与大地融合为一体的,又重新有了生命。

 

经常的瞎琢磨,画画吧,你就是画了很多年,也不会什么样的画都会画;看了再多的画,也不会什么样风格的画都会看的明白。只不过是对某一类,某些风格,某些技法多知道一些而已。

不要用自己的视角,总是想纠正看着不顺眼的东西。你、我、他之间,也许相比较时使用的不是同一把尺子。审美上的,艺术观点上的,价值观上的,也许根本就不在一个平面上。

其实,艺术上的事,这理那理的,总是有根有据有说道的,总是排它的,容不进他人他法,却又觉得对不对的拿揑不准的时候,有一条是准的,那就是,一定是“错”了。

http://s14/mw690/001KO54Izy7nPnIPtet7d&690
石刻的思想 纸本油画 40x80厘米 1985年 田旭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