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田旭桐:旭桐有画说话(21)

(2018-09-13 14:41:39)

一、              每天早上,我都要把这一天需要用到的宣纸提前选好,卷成筒,这样纸会少些折痕,画长线条时比较流畅。要把笔、墨、调色用的小碗小瓷盘洗干净,放在画案的右边,排列整齐,顺手就能够拿的到,就像雕花匠对待适手的工具一般。画画前要先画一些“无用”的深深浅浅,或枯或润的乱线。一是熟悉一下笔墨的性能,二是看看宣纸的“脾气”,笔、墨、宣纸都是“顺毛驴”。这样的线,画上一阵子,再画画时,笔墨线条会顺着你的心语。一顺得百态,意到笔到,水与墨的渗化也听你的指挥。泼墨落毫间,似是调动百万人马,排兵布阵,自己像个将军,平添了几分豪气。人言:“磨刀不误砍柴工。”画画前的准备工作要做到位,如同体育比赛前的热身。做和没做不一样,偶尔做和养成了习惯,不会一样。这世上,没有无用功,没有白用功,得到的全是因果。

二、              当绘画碰到了摄影,忽然发现以往一路畅通的,一整套的写实技术就像碰到了一道坎,它有了界限。毕竟用写实的形象试图说清楚的,仅仅只是艺术世界的一小块。就这一点而论,不追求写实的艺术,其实反而是早熟的。

不写实与写实,对绘画的理解,因为摄影而往返于两者之间,断断续续的波动,无法定量。如此,倒是促成了风格形式的多种多样。艺术语言的不确定、边界的模糊化,反而使精神得到了科学与哲学上的双重觉醒。物我两忘,艺术更加趋向纯粹,也更加自由。

三、              艺无止境,艺有止语。画不成话,结结巴巴的断而又续,更显画之妙态。画,不说少说为好。说多了,说的太流利,画被话所累,容易露了画的蹩脚处。

四、              理解艺术就像理解一座山,有看花的,有看水的,有看云起雨落,有粘蝉捉蝴蝶的……。然而,上山下山的,又不都是在看景儿。不同的人,不同的功利目的,在花草植物上有看到经济上的可以利用的价值的,在山石崖壁上看到矿产的。还有人想租下它做旅游,也有人想盖房子,开发房地产的。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出发点也不一样。一样的是,寻着名来利往的道,让这山有了千番的面貌,百般的价值。戴上了五彩的眼镜,山也就有了五彩的模样。没有什么应该不应该,好与不好的,只要合理合法,各自都应该有一方天地。艺术多元了,才有趣,才有那么多的人喜欢,因为合情而自由。

五、              一幅画自身带着吸引力,最美的最有趣味的就是那一点点无法言说的东西,对之缄默静观为上。让画“走”出去,它自己会找到知音。这事儿不能靠画这画的人代劳。艺术家、作品、欣赏者,偶尔的客串一下,还行。但是,不能越界,越界的时间长了,格局会越来越小,艺术会越来越小,世界会越来越小。

六、              康德说:“没有道德的神是可怕的。”艺术以万物之美为友,受哲学精神的鼓舞,故而,没有道德的艺术也是可怕的。

http://s14/mw690/001KO54Izy7nATBH0Sxcd&690
心随鱼鸟闲 纸本水墨 68x68厘米 2010年 田旭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