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在当时,他是不知道用它来做什么的。如果就是这样的一直不知何用,放在了那里,有一日,一个好事人把它搬到了美术馆里,起了个名字,写个标签。人们驻足其前,猜测、评议,这留声机因为“无用”也就成了一件不错的装置艺术品。雨,是有用的,但是在一个偌大的展厅空间里,有一个不能言说的东西,它模仿着雨的样子,有形有声。这个“雨”因无用,成为了艺术。一把椅子,人们可以坐在上面休息、看书、静静的赏风景,你把它放大十倍百倍,放在了一个它不该出现的位置。因为超常规的尺度,椅子没有了使用的价值。椅子因无用,成为了艺术。有用的东西,只要换了一种存在的方式,变成了无用,它就靠近了艺术。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承认,从某种意义上说,改头换面的实用品也是艺术品,越无用越艺术。
二、
我画水墨画用的墨汁,从来不把整瓶的用完,总会剩下一部分。那余下的会比较稠,颗粒也粗,兑上水虽然不妨碍使用。但是用它画出来的墨色,尤其是浓重些的或面积稍大一点的,会缺少层次感。显得很沉闷,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透不过气的感觉。这种感觉是隐隐的,往往在刚画完的画上看不出来,把画放上二年三年的,时间越久越能明显的觉察到。
三、
艺术这事儿要先“俗”后“雅”,不能反着来。无“俗”也就没有了人们欣赏的前提。这就像做人,先做的了凡人,才能成圣人。圣人与凡人的区别:圣人过着凡人的生活,让思想沾着油烟味。而凡人则是尽己所能的超凡脱俗,像是不食人间烟火,总是哲学家般思考的样子。
四、
画画,要画到有些风格的前提,是先要让自己有犯“错”和试“错”的勇气。进一步的话,“错”而不改,“错”的有理。剩下的,不是听人言,见己行的纠“错”,而是错上加错的“错”的圆满,“错”的理直气壮。错到了人们觉得是“对”的时候,因“错”也就成就了自己那有点儿模样的艺术。关键是,心底里对“对与错”误判,往往是“错”到了半路,被他人,被自己,纠“正”了方向。
五、
看一个人家里的墙上挂什么画,就能看出来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挂画,是一个人的修养。
看一个人喜欢什么样的艺术,就能直观的表现出来这个人的品味。
画为心声,看画也是在显露着心声,这点儿假不了。
http://s16/mw690/001KO54Izy7nuAuX55Z0f&690
太阳花 布面油画 80x100厘米 2011年 田旭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