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格病症中自体和他人的表征及主观体验

(2024-04-05 17:16:47)
       内在客体关系源自过去,却活跃在当下,影响着个体对内在和外在现实的体验。在具有高水平人格病症的患者中,最接近意识的内在客体关系是相对复杂的,其整合度高,分化充分。虽然被激活的特定内在客体关系时刻决定着患者的主观经验,但在日常生活中,客观外在现实与患者的主观体验之间通常会有一个较好的“适应点”。因此,在高水平人格病症患者身上,只存在对外在现实的有限扭。同时,他们也能比较熟练、准确地感知他人的内心体验(即共情)。
      然而,在冲突区域,高水平人格病症患者的内在世界是比较刻板、固执的。防御性需求会浸染并在一定程度上扭曲其对外在现实的体验。因此,与患者在非冲突区域的体验相比,在冲突区域,患者的内在体验更不贴近外在现实,也更不
灵活。另外,与患者通常的整合水平相比,在冲突区域,患者对自体和他人的内在表征整合度较低、分化较低,且更加极端。与这些表征相关联的情绪通常也会更强烈、更具有威胁性。
      总而言之,在具有高水平人格病症的患者中,冲突性内在客体关系的活现常会微妙地扭曲患者对自己、世界和他人的体验。DPHP专用于促使这类冲突性自体和客体表征浮现在意识之中。在治疗过程中,冲突性客体关系会被激活,也会活现在患者当前的关系中(包括与治疗师的关系)。这些现象是我们了解患者内心世界的主要途径。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高水平人格病症患者与严重人格病症患者的心理组织。严重的人格病症患者的身份认同是不够稳固的,其自体和他人的表征也是不稳定的,整合度低、较极端。这种内部状态是严重人格障碍的典型特征。它长期、严重扭曲了个体对自体和他人的体验。在高水平人格病症中,较原始或极端的客体关系是被压抑的;而在严重的人格病症中,它们则是被解离的,
所以仍能充分进入意识之中。在严重人格障碍患者的治疗中,这些内在客体关系的激活可能迅速扭曲患者与治疗师之间的关系。DPHP可以通过诠释和涵容,促使被解离的自体和客体表征互相整合,同时涵容见诸行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