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生变成一出戏剧—表演型人格
(2024-01-11 17:29:35)年轻的企业员工张小迪便是表演型人格。她平时非常讲究打扮,喜欢炫耀自己的新衣服。在公司里,她喜欢做任何能出风头的事,只要听到赞扬声甜言蜜语,她就会感到非常愉快,一旦听到反对她的声音,或者批评的声音,她就受不了了。平日里,她喜欢模仿影视明星的言语、行为和服饰,好像她自己也是一个明星。张小迪的这种性格让她的家人倍感困扰,在公司里,她的上司也感到非常头疼。
现出痴呆的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幻觉、妄想、神游、双重人格等,需要三五天才能恢复正常。运动障碍则表现为痉挛、瘫痪、抽搐,无法站立,也不能步在感觉上,患者会突然失明、耳聋,或有咽部梗阻感,出现呕吐、腹痛、尿频、尿急、假孕等植物神经和内脏功能障碍。
对于患者本身来说,生活中的矛盾,如自尊心受损、人格受到侮辱、家庭不和、婚姻破裂、人际关系困难等,都会引发内心的痛苦,在听到亲人死亡、遭遇意外等消息时,一些受暗示性强、接受自我暗示的人会立即发病。此外,躯体上的不适,如发热、疼痛导致的恐惧、神经紧张,也会为歇斯底里的发作提供基础。疾病削弱了神经系统的功能,更加促使了歇斯底里的发生。林雪,一位27岁的销售经理,开朗活跃、喜好社交,说话非常具有感染力,从进入公司开始就非常吃得开,同事乐于和她亲近,客户也非常喜欢她的性格。不过,林雪的男朋友却非常不喜欢她这一点,觉得她过于追求表面的东西,情感不够深沉,有时候,说话像演戏,让人分不清真假。为此,男朋友总是挑她的毛,她也感到非常烦恼。
和林雪比起来,王洁的情况要严重多了。王洁今年34岁,因为长期抑郁、身体不适,前往医院精神科治疗,经过医生的观察后,王洁被认定为表演型人格障碍。剛见到主治医生,她就开始喋喋不休地讲自己的故事,说她这些天有多么难受,不仅几天几夜没睡着觉、吃不进东西,身体的水分即将耗尽,皮肤也失去了光泽和弹性。王洁张牙舞爪地诉说着,而她的真实情况并不像她说的那样。她看起来面色红润,手臂滚圆,腰身粗壮,说起话来虽然有气无力,但是表情夸张,行为做作。
入院之后,护士给王洁分配了床位,可是她拒绝接受。“我不能睡在靠窗的地方,风吹进来,我的身体会变得更加虚弱,靠门的也不行,别人出去时开门关门的,会吵醒我的。”由于医院床位紧张,护士没能帮她安排一个满意的床位,王洁就哭着去找医生,声称所有人都欺负她,连一个小护士都为难地听了王洁丈夫的讲述,医生才明白她为何如此。在家中,所有事情都必须以她的需要为主,生活中事无巨细,都要别人顺着她,孩子也要让着地,否则的话,她就大哭大闹,不达目的绝不罢休。住进病房后,她开始在大家面前表演,一会儿说笑话,一会儿讲故事,说到兴起的时候,还会在病房里跳起舞来。有一天,她悄悄地告诉医生,说病房里一位男性患者对她有意思。作为一种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属于非常棘手的病症,患者自杀率非常高。在国外,医生通常让患者住院治疗,同时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和精神分析疗法进行干涉,应用最多的是认知行为疗法。医生相信,如果改善了患者的人际交往能力,让其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表达内心的渴望与需求,会令表演式的症状有所改观。首先需要改变的是表演型人格的情绪。患者可以在亲朋好友中间做一个简单的调查,听听他们对这种情绪的看法。表演型的人有些情绪是有意识的,有些则是无意识的,因此,患者本身需要区分开,将有意识的情绪中令人讨厌的部分找出来,试着慢慢改正;将无意识的情绪记下来,作为自我提醒。也可以让家人好友时不时地提醒一下自己,如果某一次情绪表达过火,让朋友从旁协助控制。
前一篇:心理亚健康的现行应对方式
后一篇:心理障碍的本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