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2023-09-05 16:21:27)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缺乏正常的人间爱、冲动性行为、缺乏罪责感,以及不吸取经验教训。这类人在幼年常有学习成绩差,并有说谎、偷窃、酗酒、斗殴、破坏公物、逃学、违纪等行为而多次受到学校处罚。成年后情感肤浅而冷酷,以自我为中心,脾气暴躁,自控能力不良,法纪观念淡薄,行为受本能欲望,或偶然动机和情感冲动所驱使,对他人或甚至亲人采取残酷的、令人痛苦的冲动行为。对挫折的耐受力差,遇到失利则推诿于客观或者提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为自己开脱,或引起反应状态。这种人对自己的行为错误很少自责,有时在他人批评指责下也能做出口头上的检讨,但不会表现在行为上,而且往往片刻即忘,又复故我。加上他们缺乏罪责感,所以屡教屡犯,使人产生无药可救的结论。由于这类人对自己的人格缺陷缺乏知觉,一般不主动寻求医生帮助,门诊极少见。他们往往违犯社会法纪而被监禁或投人劳教后出现反应性精神障碍,才来医疗部门进行司法鉴定。成年后期违纪,冲动行为可减少,但其认知和情绪状态可迁延下去,他们与家族朋友、配偶不能保持长久的,亲密而忠实的关系,两性关系混乱,经常更换婚姻,对子女不闻不问。故有些学者又称之为“无情型人格障碍”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