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作性障碍(孟乔森综合征)

(2023-08-15 12:14:31)
    患有做作性障碍的患者会假装自己有精神障碍,他们可能会假装自己患有驱体疾病或表现出心理综合征。他们故意装病,经常做些事情来证明自己病了,比如把血混人他们的尿液中,服用诱发疾病的药物,或者故意使伤口感染。这种欺骗行为没有任何明显的外部犒赏,比如受金钱驱使或需要逃避某些后果(比如坐牢)。当存在明显的“次要好处时,我们将这种行为称为装病一只是为了谋取私利而假装有病。最常见的例子是装病请病假。装病不被认为是患有精神疾病,而是一种欺诈。
    我们认为,做作性障碍是为了获得生病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如关注、同情和关怀。有时,我们几乎不可能区分开做作性障碍和装病,因为我们是不可能知道患者的动机的,除非他们以某种方式表现出来。我们通常会认为,做作性障碍患者的动机是无意识的,装病的人却有一个明确的、有意识的目标。但是,只有到他后来的目标变得明确时,比如要求赔偿,我们才知道他装病的动机。由于临床医生不是测谎仪,所以辨别患者到底是真的病了还是装病是很困难的。能够发现患者装病的人通常是临床工作人员,他们可能会注意到可疑的行为,或者治疗效果不佳;根据不符合临床意义的检测结果也可以侦测出装病行为。有时,患者还会通过伪造病历来支持自己的说法。
当有人通过欺骗医务人员的方式,把某个他正在照顾的人(通常是他的孩子)交给医护人员看护时,他的行为会被诊断为对他人的做作性障碍(先前的代理做作性障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