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前四种主要的人格心理学架构

(2022-03-10 16:39:43)

人格心理学在之后的三四十年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一方面,是人格心理学理论流派的发展,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早期人格理论,到20世纪后期,出现了包括精神分析、行为主义、特质理论、人本主义、认知理论和生物学理论等的“大理论”(grand theory)。另一方面,更多的人格心理学家开始围绕一些明确的主题展开研究。这些主题有的明显受到了某种大理论的影响,如潜意识、依恋等;有的与大理论没有特定的关系,但可以用多种大理论来研究,如社交焦虑、攻击性等;还有的则很少受到大理论的影响,它们是在经验中产生,并通过具体的实证研究形成特定的“小理论”(mini-theory),如A型性格、成就动机等(郭永玉,2005)。于是该学科出现了理论(theory)和研究(research)两大(不是一强一弱)知识领域,尽管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但实际整合起来却十分困难。这样就形成了这门学科在知识体系建构上与其他心理学分支很不相同的情形:同样以《人格心理学》为名的教科书,内容体系(学科架构)却大相径庭。在这种情形之下,当前主要有四种人格心理学的知识架构。理论一理论型架构(theory--by-theory frameworks)

这是一种大理论体系或理论型架构(theories frameworks)(Mayer,.1998)。这种体系发展了霍尔和林赛(Hal和1indzey,1978)的理论性体系,将精神分析、行为主义,特质理论人本主义、认知理论和生物学理论这六大人格理论派别组合在一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