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读学校恐惧症的治疗

(2021-12-26 11:26:44)

典型病例诊断不难,而是对早期辨别存在一定困难,尤其开始以腹痛,呕吐、头晕、头痛为主诉者往往不易想到与情绪恐惧有关,而反复以躯体病进行诊治。若能详细询问其症状发作的时间与特点,与情绪及学习、学校事件的关系,想到本病的可能,即不易误诊。

本症须与逃学进行鉴别,学校恐怖症患儿常伴有较明显的情绪障碍,一般来说学业上问题不大或是品学兼优者,自幼成长较顺利,家庭条件较好,父母对患儿期望较高,过分保护。患儿对父母过分依赖。其家族中常有神经症患者。而逃学儿童一般无明显的情绪表露,常有其他违纪行为,并且往往学业上长期困难,又得不到父母关心反而常遭体罚的儿童,两者最容易的辨别点是前者是父母知道患儿拒绝上学留在家中,而后者往往是父母不知道该儿童不去上学他们表面上装作去上学,半路上或课间从学校逃出在外游荡。

支持性心理治疗需要医师、家庭和学校三方面充分合作。首先医师详细了解发病经过,发病诱因,患儿客观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家庭和学校及其他可能的不利因素,依据以上情况,为他们设计可行的返校措施。其次医师对患儿要表示关心,耐心倾听他们诉说痛苦和困难,与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及对医师的信任,要对患儿进行反复的保证和疏导,鼓励他们重新返校。第三,调整学校环境,在详细了解患儿在校困难后,若属负担过重,与校方联系,暂时减轻其学习和工作负担,使其回校后有较好的适应条件,能较快建立自信心,依据具体情况和可能性考虑换班、转学,使患儿比较容易接受返校。

家庭心理治疗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除生物学影响外,与家庭尤其父母的个性心理特证、心理健康水平、教育抚养方式有密切关系,为此应详细了解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他们的行为方式、情绪反应及其可能对患儿产生的影响,并对其进行指导。较小的孩子恢复上学的开头几天最好不由母亲伴送入学,而由其他人伴送,以减少在校门口与母亲分离时的焦虑。

一般较好。其预后与年龄、起病缓急有关。Berg等将发病前3年没有发作过的这次发作,称急性发作,反之为慢性。急性发作往往为年幼组并常常有各种环境和躯体等方面的诱因,急性治疗较顺利,慢性者往往无任何肯定事件,而是逐渐退缩可能变得更固执,好争辩,好挑剔,还可能显示其他行为问题。他们过多依赖家庭,和父母粘滞,更神经质,与伙伴关系不密切,兴趣少,可能智力差一些,更难适应社会,急性发作者在家和(或)伙伴关系较密切,有较好较快的不同年龄组对预后有关系。学龄初期组较易回到学校,学龄晚期和青春期较前者困难,追踪研究亦表明,年长组发作的结果继续至成年期,表明精神病的开始。 Eisenberg曾研究41例学校恐怖儿童,11岁以下的27名中89%回到学校,1岁以上14人中只有36%回到学校,差别十分显著。 Natalia Flakierska(1988)在瑞典对35名学校恐怖症的患儿及对照组进行15~20年追踪研究发现,患儿组较对照组到精神科门诊求治率明显增高,提示本症一部分患儿早年精神病理情况对成年的影响和后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