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心理的代偿往往是对现实中不足的弥补,可以起到转移痛苦,使心理平衡的作用。如果你时常被焦虑困扰,不妨用快乐取而代之。这就是需要你明白以下几点。
1.主动寻觅、用心追求才能得到
追求快乐之道,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要了解快乐不是唾手可得的既非一份礼物,也不是一项权利,你得主动寻觅、努力追求,才能得到
2.扩大生活领域、尝试新的事物
当你肯尝试新的活动,接受新的挑战的时候,你会因为发现多了一个新的生活层面而惊喜不已。
3.天下所有的事情并非只有一个答案
追求快乐的途径很多,不光是只有你死心眼认定的那一个。一般人往往认为,自已这一生只能成功地担任一种工作,扮演一个角色,甚至以为如果不能得到或办到这一点,自己就永远不会快乐,这种想法未免太狭窄了。不能达到目标固然痛苦,可是这并不表示你从此就与快乐绝缘了,除非你自己要这样想
4.敢于追求梦想与希望
萧伯纳有一句名言:“一般人只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而说为什么如此呢?我却梦想从未有过的事物,并问自己为什么不能呢?年轻人尤其应找该有梦想、有希望,因为奋斗的过程和达到目标一样,都能使人产生无比
的快乐5.只跟自己比,不和别人攀从我们懂事以后,我们就感受到“成就”的压力,这种压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强烈。因此年轻人处处想表现优异,以为自己非得十全十美,别人才会接纳自己、喜欢自己且发觉自己处处不如人时,就开始
走出的个心理定伤心、自卑,结果当然毫无快乐可言。所以,你应该用自己当衡量的标准,想想当初起步错在哪里,如今有无进展。如果你真的已经尽了力,相信一定会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更好。
6.关心周围的人、事、物
假如你对某些人、事、物都很关心的话,你对生命的看法一定会有大大的改观。如果你只为自己活,相信你的生命就会变得很狭隘,处处受到局限。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也许会不断地进步,但是却永远不易感到满足
7.不要太自信,也不能无信心
过分乐观的人总以为自己一定能达成所有的目标,因而忽略了沿途的险恶;极端悲观的人老是认为成功的希望非常渺茫,因而不敢迈步向前。这两种人都因此失去了许多机会。因此,我们在选定目标时,态度要客观,判断要实际,不要太有把握、掉以轻心,也不可缺少信心、畏首畏尾放慢步调
你可能从早到晚忙这忙那,像时钟上的秒针似的团团转。可是当你停下来思索片刻时,会不会觉得不太舒服,不够满意呢?许多人因为害怕面对空虚,就用很多琐事把时间填满,结果使生活的步调太快,反而得不到真正的快乐。
9.脸皮可以厚一点
根据专家调查研究,使人觉得满足的特点之一就是不要太在乎别人的批评,换句话说就是脸皮要厚一点。不要因外来的逆流而屈服,不要因为别人的冷言冷语就伤心气愤,以为自我受了莫大的伤害,这样你的焦虑就会消失,心情就会平和,继而得到快乐
10.快乐不是没有烦恼
每个人都有烦恼,但并非人人都不快乐。快乐也不依赖财宝,有些人只有很少的钱,但一样快乐;也有些人身家丰厚,却终日愁眉紧锁。快乐的滋味如人饮水,因人而异。能使别人快乐的事物不一定能使你快乐。唯有你自已才知道该如何去追求快乐。记住:千万别守株待兔!乐是只狡猾的兔子,你得努力用心去追寻才能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