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咨询并非都得有心病

(2021-10-06 11:17:44)
      一般人对待心理咨询存在两种常见错误心态,要么认为只有负面情绪累积到“病”的境地才要去咨询;要么对心理咨询师给予太高期望,希望咨询一两次就能彻底解开心结。
       实际上,前者是将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混为一谈,常错失心理干预的最佳时机。心理咨询主要面向的是正常人群,处理的问题多为生活、工作、学习、婚姻、疾病等方面所面临的心理冲突。如果目前出现的问题自己无力解决,明显影响到工作和生活,就应该求助于心理咨询,如果发展到严重干扰生活的疾病状态,那应该接受的是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则主要诊治神经症患者或者有人格障碍的人,也就是所谓的“患者”。
       心理咨询更多的是帮助来访者分析心结形成的病因,找到化解心结的办法,也就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无法代替你去解决具体的问题。患者本人要努力按照心理专家的要求,化解压力产生的根源。
非心理咨询范围内的人主要包括
(1)精神病或严重心理障碍患者,比如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格障碍患者或其他严重情绪障碍患者。这样的人必须在病情得到控制,并恢复或基本恢复日常生活、社交、学习、工作等以后,可以继续进行心理咨询以稳定心理状态。
(2)脑器质性病变患者引起的心理或精神活动异常的人。这样的人由于其发病原因是因为脑部某些功能区域受损导致心理活动或精神活动异常,所以进行心理咨询是非常困难的,也应该排除在外。
(3)日常生活中非心理问题性质的人也不是心理咨询的工作对象。比如,结婚生子、工作选择的决定等,这些非心理问题性质的人也不属于心理咨询的工作对象。另一方面,心理咨询或者心理治疗也不是万能的。对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重性精神疾病,单纯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不能收到理想效果,往往需要结合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手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