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情境暴露法暴露法
(2021-08-11 17:07:32)真实情境暴露法( In vIvO exposure)是其中一个治疗惧旷症逃避最强烈及常用的示范,而事实上这比安慰性介入或其他有效的心理治疗都更有效(例如 Mathewset al., 1981: Mavissakalian and Barlow, 1981: Emmelkamp, 1982: Teusch and
心理学的研究指出此方法也是不容易达成的。再者,如果去比较治疗中包含了抵抗暴露( antr-exposure)的指导语,暴露法的效果强度会变得更为明显(例如 Greist et al.,1980; Telch et al.,1985)。 Barlow(1988)总结表示,单独追踪暴露法的话,大约75%的惧旷症患者(不含退出者)会有临床上的改善这反映在大部分相似研究的回顾中(例如 Mattick et al.,1990)。虽然真实情境暴露在惧旷症治疗中有强大治疗效果,仍然要注意一些美中不足之处。约四分之的患者在治疗中没有任何临床上的改善,在追踪时不是所有症状都完全解除(例如
也不是所有改善的人都能维持其治疗中获得的效果( Munby and Johnston,1980)。研究文献提供一些成功暴露法套装( packages)的详细内容。
首先,暴露练习愈与个体真实畏避的情境相似,效果愈好,如真实情境暴露法通常比想像式暴露法为佳(例如 Emmelkamp and Wessels,1975)。第二,个体面对他们的畏惧情境的频率愈多与维持时间愈长,治疗结束的人可以到达高末段功能 (high end-state functioning)的比例就愈高(例如 Vermilye et al.,198).最后,最好让患者暴露到焦虑退却为止,比起短期的暴露更佳(例如 Stern and
Mtk.1973; foa et al,1980.例如 Rayment与 Richards(198发现恐慌症状发作及消失能预测个体对畏惧情境有更少的逃避。而在特定对象恐惧症患者中specific phobia)(请见 Marashel,1985),持续暴露直到焦虑下降也是比当焦虑出现时就“逃避”好;在惧旷症患者中,有些资料指出两者都是同样有效的。
一个增进暴露计划有效性的附加因素,是去确认暴露是否带来认知的改变。因为某些认知变项能预测逃避的程度( Clum and Knowles,1991),暴露应该也针对预测着逃避的认知进行改变,重点就是把与恐慌发作真正原因有关的说明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