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积极体验的最终指向“自我”

(2021-04-03 17:39:34)

作者认为体验是一种与主体的感知、情感、意志、想象、回忆、直觉等心理功能结合在一起的心理活动。它具有有意识去经历、感知、理解、领会或者对经验的再感受、再经历的特点。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带着强烈的情感全身心地投入,以致逐渐消融自我的显意识。正因为如此,他又带有生命情感的特征,昭示着生命、价值和意义,从而具有本体论上的意义。体验有三种类型和层次。是,有意识地去经历、实践,即带着情感去认识、感知客观事物或经历某种事情。

二是,对过去经历过的事件或事物带着强烈的情感去再感知和再领会。这往往与回忆相联系,但是这不仅仅是简单地回忆,而是带有情感色彩的回

三是,带着情感去想象可能发生的事件或事物、但这一般需要过去的类似的经验,但不完全等同于验,不论是哪一种类型的体验,在整个体验过程中,主体始终都带有理性的思。这就是体验不完全等同于感知,情绪、情感的地方,也是体验不完全等同于想象、回忆的地方。

因为体验中有感知、情绪、情感,也有想象、回忆,但是,体验是在它们基础上的升华,是主体对它们的再认识、再感知、再领悟。在这个再认识与再感知的过程中,主体对自身生存进行自觉的探索,从而实现对字宙,人生价值、意义的直觉。因此,主体在体验的过程中,可以对过去的错误认识以及四特定情绪、情感以及错误的应激行为得到领悟,从而具有治疗心灵创伤的作用,作者认为,首先“自我”本身就是社会化形成的,虽然机体是建构自我的基础,但是,自我的社会化形成可以超越和升华本能的自我。

人的本质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在于他具有超越生物本能的精神世界和价值意义世界。所以,自我是一个社会化的概念,

而不是一个生物学的概念。自我是一个生成性的概念而不是一个先验的题秀概念。自我是本能与社会化相互作用逐渐发展起来的自我,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它包含对自我的认识、评价、处理主我与客我的关系,认识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认识与处理与自然界、与社会的关系等。这样一个多层次多方面

的生存结构网络关系,就是人生的生存本质,也是自我的本质。因此,体验也就具有人的自我生成的意义和价值。这样更能反映自我的本质以及揭示体验的内涵,并运用体验来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

人的行为是由他的自我所支配的。这个自我就是它的主观心理世界。自我”从其形式上看是主观的,从其内容上看是客观的。人的自我是社会化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生长过程,是人的本能与社会文化相互作用所产生、形成的。既然人的行为要受自我主观世界支配,咨询者就要进入他的主观世界才能理解他行为的心理原因。怎样才能进入来访者的心理世界?

每遭遇到一件事,都可能从中体验到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但是,人们的情感与理智不总是平衡的。冲突事件的突发性,冲击性大,致使当事人情感与理智失衡就不能恰当地体验到事件的本真意义,或者造成错误的体验或者消极的体验。这种体验积淀在当事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成为每一次遭遇新事件的应激行为的心理基础。从不恰当体验对应急行为的影响来看,有以下几种情况:是,遭遇的事件本身的突发性,冲击性大,引起了强烈的异常情绪体验,致使当事人立即痛苦、烦恼不堪,但是,当事人情绪与理智的调控能力很强,过一段时间就自然恢复。

二是,在同样的情况下,有的人能够迅速恢复,有的人则不能恢复,而是形成一种持续的心境,长期影响当事人的情绪或行为异常。

三是,事件对当事人所造成的冲突不太强烈,当时产生了不太恰当的体验,但并不立即产生痛苦烦恼或过度兴奋的情绪体验,致使在大脑中、经验中留下了某些痕迹,当今后有类似的事件发生,就在这一导火线的诱发下死灰复燃,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

四是,不论事件在当时对当事人的冲击大小,他都能迅速调节,恢复情绪与理智的平衡,而且今后对于类似的事件发生时,由于经受过打击,反而增强承受能力。这种情况一般都在以后的生存过程中,自我得到了开放,更工加成熟,在潜意识中已经纠正了过去不正确、消极的体验。正常的积极的体验中,情绪与理智达到平衡,即使有局部不平衡,但能较快地恢复平衡或者通过反省或再体验可以得到修复。

冲突事件是经常产生的,但是对冲突的体验是否恰当,从实质上讲,要看当事人的发展与社会化发展之间是否平衡,或者是否能与自身所处的环境保持一定的张力。一旦当事人的自我社会化发展与社会本身的发展产生较大差距,或者与自身所处的环境不能保持一定的张力,就随时都有可能遭遇冲突事件,并且不能合理分析、正确看待冲突的原因,不能调整自己对待冲突的态度。如因能力、素质发展赶不上社会现代化进程,造成下岗、失业、地位下降。就有可能产生三种不同的体验:体验到挫折,丧失信心,产生退缩情绪;体验到社会不公,产生反社会情绪;

体验到积极向上,激发努力发展的动力。前两种体验都将封闭自己,情绪得不到释放,迟早会产生心理障碍。

按常理来看,冲突能促进人体验。这是因为自我与社会的不协调(包括落后于社会和超前于社会两种情况)所产生的冲突有以下几种功能:使当事人感到自我与社会的差距,带来了自我的不适应,产生焦虑,促使主观的“我”与客观的“我”的分离。这种分离是人反省自身、认识自身的条件。

遭遇冲突,人自然会产生本能的逃避,但是,冲突是难以否认的,它要强迫人去面对,这就促使人超越本能或简单的情绪反应,进入理智的反省自身的状态。冲突事件让人积累正确体验经验。人在平常的事件中,可以自如轻松、章

简单地处理好各种关系,不会产生冲突以及情绪障碍。但是,冲突事件就需要人们的自我寻找特殊的方式来应对,于是情绪与理智都被调动起来对付做冲突事件。这就是积极防卫,防止自我不被伤害,或不被进一步或继续伤害

心理障碍的产生主要是当事人遭遇某种事件,对他的生存造成了强烈的心境。这种冲突中断了当事人的理智反思。于是,他就采取消极的防卫。埃里斯所说的“选择性知觉”、“歪曲经验”、“否认”以及人们常说的合理化一名优秀的心理工作者的冲击,从而产生强烈的情绪冲突,以至于长时间不能消退,成为一种持续心等就是消极防卫的具体方法。

消极防卫可在短时间里解决问题,但不能长时间解决问题。因为冲突不仅仅存在于心里,它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人们只要生存在社会之中,类似的冲突不时都会产生,不改善行为,就不能消除产生冲突所带来的一系列现实问题。

因此,只有改善行为,即让当事人体验到积极的意义和价值,倾向于改善行为,才能治根本。心理是人与社会相互作用关系本质的反应。,因此,作者认为,任何一个人,只要与他所在的社会环境发生冲突,心理铲产生冲突。虽然,许多人可以通过改变态度、压抑情绪得到调节,但是,一旦调节的能力有限,他就必然产生或多或少的心理障碍。真正的调节是缩短与社会发展的差距,特别是所处的环境的反差。每一个人的社会化都是一个过程,是永无止境的过程。人是社会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