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潜在的功能失调性假设

(2021-04-03 17:38:57)

通常无明确的表达,不为意识所觉察。因此,它们基本上是潜意识的,相对不受日常经验的影响,有相当的稳定性。但这种功能失调性假设是派生负性自动想法的基础,如果不予识别与矫正,情绪障碍就不能认为已从根本上解决。潜在的功能失调性假设比负性自动想法更难识别,但它们有一些基本特点

(1)患者的这类信念和行为规则不符合人类经验的真实性,因而是不合理的,如“我应当永远是强大的”。

(2)它们是僵硬的、过分普遍化和极端的信念,不考虑不同情境的差异。

(3)它们阻碍目标的实现,如完美主义标准势必引起焦虑抑制操作能力。

(4)它们与极端的过度情绪有关,如抑郁与绝望

(5)个体依据它们行动,它们似乎是真实的但并无明确的表达Beck(1985)把功能失调性假设归为三类:成就,包括很高的操作标准、对成功的需要等;接受,包括要求被人喜欢、被人爱等;控制,如要控制事物的变化、要成为强者等识别功能失调性假设常常需要采取推论的方法,这是因为,它们是未予表达的一般性规则。常使用下列线索:

(1)查找负性自动想法的主题:对于病人所做的认知治疗日记(功能失调性想法日记)要重视利用,查找其中经常出现的想法的主题。

(2)逻辑错误:负性自动想法所表现的逻辑错误,也可反映功能失调性假设中同样的错误。如绝对性思考:“假如我们再有争执,我就只好和他分手”(想法),“假如我不能和他完全一致,就毫无理由同他建立友好关系”(假设)。

(3)盘问追根法:这是识别潜在功能失调性假设的一种常用技术。医生通过反复提出“假如那是真的,对您意味着什么”的问题,探究想法背后的一般信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