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情绪的外周理论

(2020-12-29 15:29:24)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分别于1884年和1885年提出观点基本相同的情绪理论。他们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神经系统作用的结果。人们称他们的理论为詹姆士-兰格的学说,即情绪的外周理论。詹姆士根据情绪发生时引起的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活动,和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机体变化的事实,提出情绪是身体上的生理变化(如,内脏器官和骨骼肌活动)在脑内引起的感觉。
        这是一种“反常识”的理论。按一般常识说法:人哭是因为伤心;人笑是因为快乐;人颤栗是因为恐惧。而詹姆斯对情绪的解释是:人快乐是因为笑;人伤心是因为哭;人恐惧是因为战栗。他认为,当情绪的刺激物作用于我们的感观时,立刻会引起身体上的某些变化,激起神经冲动传至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情绪。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他特别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兰格与詹姆斯在情绪产生的具体描述上虽有不同,但他们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