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心理咨询师谈随缘心理
(2020-12-15 11:58:28)
缘分是个神秘莫测的字眼。人们常常将成功美满的爱情归之为有缘份,将没有成功或不美满的爱情称之为无缘分。缘分几乎成了概括人类性爱生活中深不可测规律的一个代名词。人们对同样两个陌生男女却那么自然地相合或相斥的奇妙现象实在感到困惑不解。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难相逢。缘分是具有浪漫和神话色彩的,但它与世俗的情份又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心理学家小心谨慎地回避了。现在我们就男女爱情中的缘分心理进行分析。一见钟情式这种爱恋人通过第一印象从而彼此明确产生出某种深刻的亲合力的情绪反应。它的客观心理条件审美内容如外形、气质、风度、品格完整地符合择偶者内心深处的择偶要求。也就是说,对方的形体美和精神美和谐统一,达到了择偶者潜意识中的“亲爱的幻影”的理想高度。
《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女主人公达吉雅娜,在未结识奥涅金之前,实际上在她心目中早已有过类似奥涅金式的“幻影”了。这个“亲爱的幻影”,常常出现在她的眼前,出现在她的性的“白日梦”的连环故事中。她说:你在我梦里出现过,虽然看不见,你我已经是亲爱的人,你奇异的目光使我苦恼,你的声音在我的心灵里,早已经就响着了……。正因为她的心目中早就有了“奥涅金的幻影”,所以当他第一次见到奥涅金时,便感到“你一进来,我立刻就知道”。她不由自主地惊呆了。“完全昏乱了,羞红了,”
情不自禁地在心里说:“就是他!”达吉雅娜“一抬起眼睛”就能看到符合她想象中的幻影的奥涅金,自然感到万分高兴。然而,她却不理解“幻影”到来的原因。于是,她猜测,这是
“上帝”的意思。其实,这并不是“上帝”的安排,也不是“先天的缘分”,而是生活暗示给她的必然结果,是受了艺术的熏陶和亲朋好友的影响而产生的。这种美的意志或幻影的形成,既是对现实美的反映,也融合了主观审美的标准、理想和情趣。可见,所谓有缘分的巧遇,就是生活暗示给她或他的那个
“亲爱的幻影”的相撞。因此,与其说恋爱是和一个具体的客观对象恋爱,不如说是和一个主观上理想化了的“自己”恋爱。而情侣之间的相遇,便是择偶幻影和意念的结合。同样,山口百惠的姻缘也是这种“亲爱的幻影”的化合。山中百惠作为影坛明星,追求者不乏其人。但是山口百惠憧憬什么样的婚姻呢?她自己写道:“我对谁都开诚相见,有时也出去饮茶、就餐,还有几次应邀交际的事情。但是感到可爱,使我动心的人一个也没有。
有人认真询问我为什么不跟他交旆,我便毫不犹豫地告诉他:我已经有喜欢的人了!虽然是单相思,可我心里一直老跟着他。……象哥哥似的人,每次被问到理想的恋人,我就要重复这句话。我是个长女,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希望有个能在他跟前撒娇的哥哥。”别人无法拨通这位明星的“择偶电话”,只有三浦友和拨通了这位女星的爱情号码,符合这位女星的“亲爱的幻影”。三浦友和一遇山口百惠,就震动了她的芳心。这不是一见钟情,而是未谋其面先钟其情,是相遇前双方心理条件的契合,他们不仅是银幕上的“黄金搭档”,而且是天造地设的一双男女。了解生情式这是通过一段时间接触,了解而产生的美满姻缘。这类缘分的实现之所以感情点燃速度不如一见钟情式迅速,这主要是因为男女择偶条件的差异造成的。大家都知道,青年人的偶象一般是文学艺术中人物在现实中的化身。这两类形象刻印在青年的脑海里并且进行再创造,从而开成每个人不同的心理偶像。同样是古代妇女艺术形象造成的青年心理偶像,有的把杨贵妃式的富态性感形象留在脑子里,有的则在脑海萦绕天仙配中织女的哀怨形象。审美意念的形成依赖于人们的客观实践,取决于他们的主观审美标准、理想和情趣。而且,这种“亲爱的幻想”往往模糊朦胧,变幻莫测。然而,不管其混沌到何种程度,这种审美意念中必然渗透了形体美和精神美两个美感要素,从而形成一个系列的较为完整的形象体系。而且,现实中的男男女女尽管有品貌才形完美统一的,但更多的却是形式与内容出现不同程度的分裂。要么徒有虚表,欠缺内涵美,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要么内心秀美而外表或身高略有缺陷。因此,便有了各种各样的缘分的实现形式。
有人很幸运,恰好遇到了条件完美的异性,与自己心目中的“偶像模式”完全一样,因而一见倾心,相见恨晚。有人很不幸,一时冲动,被对方诱人的外表所迷惑,久而久之,便发觉是个错觉,从本质上来说,他们并有缘分。更多的人则是并非一见倾心,而是十见甚至百见倾心,他们彼此可能在外表物征的某个方面不尽符合对方的幻影意念,或者一瞬间表现了某个不符合理想形象的举止,然而,他们往往是实实在在有缘分的,了解愈深,爱之愈切,便觉得彼此之间的缘分愈加深厚。因为人类不仅令在于外形美,更主要的是人的气质、品质、能力等因素所组合成的内涵美,唯胡这种美才能持久地增加对爱人的喜爱情感。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