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太原心理咨询师成向东
太原心理咨询师成向东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2,527
  • 关注人气:1,52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标准

(2020-11-05 16:36:29)
       人生活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结合成各种各样的关系,例如,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夫妻关系、师生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上下级关系,等等。一个人能正确对待和处理这种种关系,就是具有正常的心理适应。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使人产生安全感、舒适感与满意感,使人情绪安定,有益于身心健康。人际关系谐调的表现我们知道,人们之间的交往首先是由共同活动引起的。所以,共同活动是交往的前提,离开了共同活动,就谈不上交往。交往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不同形式的接触。接触中了解了别人,也让别人了解了自己。人们在共同活动中的接触,是为了达到心理上的相互影响,而心理上的相互谐调、影响是极其复杂的。经研究,心理学家对人际关系的谐调的表现,提出了以下几点:

1.交往频率高。一般来说,交往次数+真诚交往=关系良好。

2.信息沟通。人际关系谐调,必须信息沟通流畅,而且交流的出发点是对等的。无论双方其他条件如何相称,若信息的质、量不对等,信息沟通便无法进行,也叫做“缺乏共同语言”。

3.心理情意浓厚。交往双方在情感上相互影响,在意志上相互作用,能使交流双方的互相影响进入心理的深层,它不只是信息的交流,而且伴随着情绪的感染和共鸣,使人们愿意拿出心灵深处的东西相互交流。人的行为源泉是需要通过交往获得所缺的东西,把自己的优势扩散,使对方获得满足。

4 .真正良好的人际关系,既非单纯的索取,也非单纯的奉献,而是相互满足的互惠关系。互补性吸引是最强的人际吸引力。这种吸引力有两方面的表现,一是个性特征的互补,称为个性吸引;二是需要的满足,称为相需的吸引。5.关系和谐。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交流双方的活动,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