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格的三种境界

(2020-07-31 17:44:42)
      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专家、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弗洛伊德以他的潜意识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人格三分结构理论。即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结构层,是心理能量和本能的源泉。弗洛伊德曾将它描述为“贮存心理能量的地方,混沌弥漫,仿佛一口本能和欲望的大锅”。
      本我中的能量处于活跃状态,这些本能和欲望强烈地冲动着,寻求无条件的、即刻的满足,故它遵循快乐原则,成为一种基本的动力,激发人们逃避痛苦寻求快乐。但由于本我是无意识的,不能直接与外界接触,惟一的出路是通过自我。自我是在现实的反复教训之下,从本我中分化过来的一部分,是现实化了的本能。它既有防御机能,又有自主机能。自我一部分是无意识的,一部分是意识的,主要是意识的。
      自我同时侍奉着三个严厉的主人:外部世界、本我和超我,并协调三者的关系。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对外感受现实、适应现实,对内调节本我中本能欲望的宣泄,自我在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性和审慎。超我是从自我发展出来的一部分,大部分是无意识的,是父母权威的内化。它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是社会规范中是非标准与价值判断的代表,遵循道德原则。超我分为自我理想和良心两部分,自我理想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良心则对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进行惩罚。超我追求的是完美而不是现实中的快乐,其主要作用是按社会道德标准监督自我的行动。这三个结构层,就是弗洛伊德所述的三种人格境界。
        本我、自我与超我这三个系统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均衡协调的。本我是心理能量的源泉,是生存必要的原动力,通过欲望的实现获得满足。而自我可以通过现实中选择对象,理智地满足本我的冲动,并减少痛苦带来快乐。超我则代表社会道德力量,它可以用良心去阻止心理能量的释放,或用自我理念引导心理能量释放的方向。本我、自我和超我保持动态平衡、协调一致就构成了健康的人格,反之,则会引起人格异常。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是对人格特征的深层分析,了解这一理论,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人格的内涵,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人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