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际关系,哲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人际关系一般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进行研究。随着现代社会科学的多学科融合趋势,很多研究者注重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法对人际关系进行研究。社会学家开始关注人际关系的微观层面,以使宏观的探讨更具说服力;社会心理学家也不拘泥于仅仅从人的微观心理角度进行探讨,开始关注社会深层因素对微观人际心理的影响。当前中国社会心理学关于人际关系的研究,这一特点表现得尤为突出,这在我们前面关于人际关系研究成果的梳理过程中已经显现出来。
中国社会心理学者关于人际关系的研究,在近十几年来,可以说是硕果累累。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受经济关系决定的社会关系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作为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在社会转型期也日趋多元化、复杂化。中国人际关系这种巨大的变化,引发了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视角进行研究、探讨和反思。反映在关于人际关系的研究领域中,研究者也进行了多维的研究:既有对人际关系理论问题的探索,也有对现实人际关系问题的实证研究;既有对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际关系的剖析,又有对中国文化传统关于人际关系问题研究的梳理和解读,更有对中国现代人际关系与传统人际关系的承续关系进行的探讨;既有对西方人际关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介绍,又有对中西人际关系异同进行的比较分析,还有立足于中国社会本土所做的中国人际关系理论模式的探讨和调查研究;研究的对象既有幼儿和大、中、小学生,又有农民、市民和领导干部;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从古到今,从农村到城市,从幼儿园到大学,从“商场”到“官场”。
这些丰富的研究成果,既推进了中国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建设和发展,也为现实社会中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及进行积极的调适提供了指导原则和具体方法。同时,也充实了人际关系自身的理论研究。虽然中国人际关系的研究已在国外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领域得到关注,但综观中国人际关系的研究,我们认为,在很多方面,仍有更广阔的发展余地和值得注意的问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