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实现的人格
(2019-08-13 10:12:52)
自我实现理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来的,其基本含义用一句话概括为:人经常要求去实现自己的全部潜能或需要。马斯洛观察了许多人,尤其是通过对一些杰出人物的传记考察,他认为人总是要达到自我实现的。也就是说,个人在不排斥
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原则下总要充分发挥自己,充实自己,达到尽善尽美,即“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种人”。怎样才能自我实现呢?马斯洛认为,人的内在价值,即一些类似本能的潜能或需要要求实现,是自我实现的动力所在。他把人与动物共有的需要称作低级需要,而把人类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认为自我实现就是一种高级需要。为了进一步说明“自我实现的潜能发展趋向”,他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
认为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包括七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需要、求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他需要得到满足以后,自我实现的需要就进入了活跃期,精神健康之人总是在自我实现的需要的支配下行动的。他认为自我实现是人格的高境地,是人们有所追求的,并且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境地。他将自我实现的人格特征,归纳为以下14个方面:有一种积极肯定自我的观念,有接纳一切人和全世界的能力;能与其他人建立深厚的人际关系;能有效地感知现实、客观地对待现实,永远保持与现实和谐的关系;对现实永保新鲜感,不断地从生活中寻找乐趣;尊重自己的行为和价值,成为自主的人,不受文化和环境的束缚;不墨守成规,有首创性;尊重他人的独特性;灵感的频度较多;相信新生事物有无比的生命力;
把助人当做自己应尽的义务;有与人合作的愿望;有良好的心境和幽默感;有强烈的道德感,他们的行为以心理和逻辑为依据;他们需要有独处的时机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具备以上人格特征的人就是自我实现的人,具有自我实现的人格的人,才能发展并实现人类最崇高的潜能和需要。任何一个人都能够把自己最擅长的工作做得完美无缺,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虽过分强调人格形成中潜能和需要的作用,抹杀了社会实践对人格发展的制约作用,但其阐述仍具有积极意义,他看到了人的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并描述了自我实现的人格特征,为人格发展到更高层次提供了有利的参照。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