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原心理咨询师:控制你自己

(2018-03-24 11:23:06)
自弗洛伊德开始,心理咨询在西方社会里出现了一个世纪的光景,相应地也衍生出不少开它玩笑的段子。其中一条便拿经典“精神分析派”来开涮。说的是某位成年人有吸吮手指的坏习惯,经常被亲朋好友耻笑,便求助于精神分析家,时常去接受 “话疗”。某天,同事看到他高高兴兴从精神分析室出来,就问,你现在还不自觉地吮手指吗?

      这位先生说,我现在吮得和以前一样厉害,但我已经明白,这是因为我的 “力比多”固着在口唇期的结果。一点心理学知识都没接触的朋友,看了这个段子肯定笑不出来。而知道“力比  多”、“固着”、“口唇期”这些术语确切含义的朋友,笑过以后估计会思考这么一个问题:是啊,我读了很多心理学书籍和文章,知道了一大堆心理学术语,但这就能使我的心理更健康吗?据说,古希腊奥林匹斯山上有座特尔斐神殿,里面一块石碑上刻了句箴言——— “认识你自己!”数千年来,喜欢沉思默想的人都奉之为准则。然而,世界上还有比 “认识你自己”更重要的事,那就是“控制你自己”———用你自己的意识,控制你自己的行动。当古希腊人刻下这句话时,他们未必就不懂得这个道理。但他们可能是认为,认识了自己就等于控制了自己。而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你的身体常常不用听你头脑的指挥,这种“自制感”其实很虚假。同样在古希腊时代,人们都认为太阳围着地球转,物体没有外力推动就会停下来。直到千把年后,“日心说”和“惯性定律”才否定了这两个常识。而在心理学领域,最重要最普遍的错误常识,恐怕就是“人永远能控制他的一切行为”了。做个小实验吧。现在,请你立刻停止阅读,并且不要做任何动作,让身体姿势就停在这一瞬间。…… 然后,你仔细观察一下自己的身体———你的整体姿势是怎样的?你的脚现在放在什么位置?手是否正托着腮,或者在抓头发?或者一只脚正有节奏地敲着地板?

      你会发现,此刻身体姿势里有许多成分根本没经过你的意识。因为在片刻之前,你的注意力还集中在这篇文章上,也就是集中在你的视觉上,四肢百骸大部分不在你的注意范围内。但它们并不需要你头脑下命令,可以自动做出动作。这种现象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试想,假设你必须不断地下命令:迈左脚,抬右臂,保持抬头挺胸;再迈右腿,抬左臂,保持抬头挺胸……如果这样你才能行走的话,那么你恐怕会寸步难行了。如果你总要命令自己的手:写横、写捺、写竖弯钩,你也不用想写完一封信了。不需要头脑的实时监控和指挥,我们的身体便可以自发完成许多动作。这是人类进化中保留着的生物本能。须知,动物虽然比我们少一个聪明的大脑,但它们也都能够生存下来。人类发展出大脑固然是件大好事,可以让我们深刻地认识世界,并谋划长远的、宏观的、复杂的行动。但客观环境瞬息万变,思维的速度往往跟不上环境中电光火石般的变化。人类还需要保留和动物一样快速直接的身体反应,才能更好  地生存。相反,另外一些情形里,我们的头脑试图对某种行为进行控制,而身体却在反抗。

       比如,烟民意识到吸烟有害健康,但却怎么也戒不掉。我们在冬天的早上意识到要马上起床,但却总是赖在被窝里。我们意识到打牌、上网要有限度,但却泡在这些游戏中许多小时,甚至几昼夜。我们的身体和我们的头脑,我们的外显行为和内在心理经常处在矛盾中。“知行矛盾”在这里从宏观的哲学思辨,细化为科学的具体实证。这就是本章要讨论的内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