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泛性焦虑症

(2016-10-06 01:05:45)
 焦虑概述关于焦虑,在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上至今没有精确的定义。一般认为焦虑是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担心、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是预期即将面临不良处境的一种紧张和不愉快的情绪。几乎所有的人在生活中都有过焦虑的经历和体验。所以说,焦虑是一种正常的情绪表达。焦虑到底对我们有没有作用呢?是不是焦虑对人产生的都是负面的影响呢?德国精神病学家葛撒托。
       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焦虑的生活和没有恐惧的生活一样,并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这句话告诉我们,焦虑并不都是对人产生负面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焦虑对我们的生活是有益的。它对生活持冷漠态度的人来说,是一种对抗剂;对自我满足而停滞不前的人来说,是一种预防针。它有利于促进个人的社会化和对文化的29认同,推动人格的发展。比如,丹麦哲学家科尔加德,年轻时曾热恋着他的恋人,并跟恋人缔结了婚约。可是经过痛苦的心理冲突,他终于又毁弃了婚约,并终身不娶。他把自己在灵与肉的冲突中产生的焦虑上升到哲学高度,写成了几本关于焦虑的专著。这些成果是焦虑带给他的,是焦虑使他迸发出了耀眼的思想火花。从一定意义上说,这种焦虑是具有创造性的。弗洛伊德(S.Freud)对焦虑的研究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1894年,他在发表的论文里主张从神经衰弱里分离出一个特殊的综合症:焦虑神经症,这标志着近一个世纪以来大规模研究焦虑的开端。他将焦虑分为三类:(一)客体性焦虑(恐惧)一是原发的客体性焦虑;二是继发的客体性焦虑,即客体出现的可能性引起的焦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自卑感测试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