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外遇的“自然”属性

(2015-11-01 23:26:50)
标签:

情感

外遇

制式

个案

妥协性

     提起异性朋友,相关的一个话题就不得不提,它正是许多人关心、害怕,又感兴趣的“外遇”问题。
  从人性的基础出发,“外遇”其实是个最“自然”不过的现象。因为,人的伴侣、配偶再如何慎选,总难免囿于一时一地的决定。这个决定,有妥协性的——虽不满意但可接受;有冲动性的——因特殊情境而选择;有“所知障”的——自以为需要的正是这种类型。而即使不受限于这几种,也不保证不会有更理想的对象在将来出现。追求,既有其开放的本质,外遇当然也就如影随形地跟来,因此,赞成顺性而为的人,自然会认为不须替外遇扣上不道德的帽子,反而会认为批判外遇是不道德的。
  外遇是否该批判,其实是个文化问题,而几乎所有文化,对它都有一定的制约。究其原因,则因它会动摇社会根本。因为,人际关系的紧张、下一代的定位与教育问题都将随之而来,而个人,也常夹在这顺性与逆性之间,彷徨、焦虑、左右为难。
  当然,现代社会开放了,外遇问题来自社会的压力已少了许多,但它对个人的困扰却不曾稍减,因为,个人意识的抬头虽使它免于过多制式的批判,但相对的,传统社会中受压抑的一方——通常是女性,就更不甘沦为情感的牺牲者,新一层的紧张于焉诞生。谈起外遇,那个又欣羡、又害怕的情结也就始终如一。
  其实,每个时代对外遇的态度固有其主调,但外遇在任何时空却从来就不只是一种类型,而在个人生命的感受、成长上,也必得分清不同性质的外遇——而非制式的社会反应,才能真正面对生命的这个困境。
  人的感情是复杂的,每个外遇正像每个家庭,都可以说是一个个案。而所谓“个案”,就是“清官难断”之事,“解铃还须系铃人”,在外遇上更是如此,别人帮不上忙,只能依赖当事者的观照。不过,外遇固属一个个不同的个案,我们多少也能以几种坐标来试图掌握它。
  在观照外遇上,可以从下面几个点来切入,这几个点是时间、层次、公平与善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