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问题存在群体的普遍性
(2015-07-16 01:03:12)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心理问题就一直伴随着人们。就社会群体而言,有的时期心理问题表现严重,有的时期心理问题表现轻微。一般来说,如果社会动荡不安、变更剧烈,则产生心理问题的人就多,如战争、动乱、社会制度急剧变更的年代就是如此;如果社会安定、祥和、没有剧烈的变更时,有心理障碍的人就少。
今天,我国正处在一个改革的年代,社会经济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竞争机制的引入,企业的用人制度、分配制度都在发生根本性转变。你今天还在上班,你明天就有可能下岗,这种不稳定的职业生活使得许多人不再具有安全感,而是内心焦虑,危机四伏。于是,无论是干部、教师、工人,还是学生,心理压力都在增大,各种心理问题在不同群体中都普遍存在,无一例外。
例如,据“上海市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课题组”1996年11月1日对上海市100余所学校的3055名教师调查发现,有心理问题者占48%,有明显心理症状者占12%,有严重心理障碍者占2%;1998年上海市教育局对上海市中小学学生调查发现,有15.04%的学生有心理障碍;2000年浙江电视台报道,浙江省中学生有心理障碍者占16.79%;2002年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在中国3.4亿青少年中,小学生心理障碍的患病率为32%,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患病率为21.6%;在大学,1998年国家教委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抽样调查表明,大学生有心理问题者占到大学生总人数的20.23%。南京铁道医学院的调查显示,历年入学新生中心理问题发生率为9.2%;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调查发现,大学生中有精神焦虑者占14.46%,有情绪抑郁者占17.32%,焦虑和抑郁并存者占10.36%。
笔者2001年对西北大学99级和98级学生调查发现,99级学生有心理障碍者占14.29%,有严重心理障碍者占5%;98级学生有心理障碍者占18.42%,有严重心理障碍者占7%;在1~4年级中,心理问题最严重的为四年级,其次为一年级,再次为二年级,三年级心理问题最轻。有研究显示,研究生心理问题阳性率为37.3%,而本科生的阳性率为29.2%。中年人群、老年人群出现心理障碍的研究报道在专业杂志上频频出现。由此可见,心理问题在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群体中普遍存在。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