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教育是教育界的共识
(2014-11-05 00:03:11)
当前,我们置身于世界“全球化”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之下,面临着“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全球问题”的急切呼唤和严峻挑战。沮世纪是一个崭新的世纪,社会需要新型人才。当我们对“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晨战略”寄予厚望时,作为联结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重要中介——教育理所当然应承担起时代所赋予的神圣使命。
健康的人格是现代化的建设者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一个真正为社会所接纳认同的人寸,除了必须具备社会和时代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外,还必须具备健康的人格、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品格。
1999年10月在美国哈佛大学举行的第一届“中美大学校长会议”中,校长们就勺1世纪高等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这一主题展开了广泛的探讨。北京大学校长陈佳洱认为:“教育的宗旨不仅在于教会学生做事,更需教会学生做人。”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提出了人才培养的
KAQ模式。
K为知识,A为能力,Q为素质,他尤其强调人格与心理的作用。洛杉矾加州大学校长卡内塞尔主张,当今培养的人才“既需掌握专业知识,还应重视如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各校的校长均涉及了这样的主题:即人格的健全对培养人才的意义。可以说,实施人格教育是教育改草的基本价值取向,适时地把学校教育重点转向人格教育,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教育发展方向的必然。
现实当中,我们会看到、听到这样的情况:有的人专业知识元可挑剔,能力也不错,然丽打不开工作局面,尤其处理不好人际关系,以致难以成就事业。
原固就在于人格的缺陷局限了其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发挥。现在国际上流行的新的教育理念,如“学会生存”、
“学会关心”、“学会做人”、“心情教育”等等,看似简单,其实是一种高层次的教育理念。总之,中外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均认可这样的道理:先学做人,后学做事,人格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基础。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