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病找病的人-疑病

(2014-08-08 01:23:56)
标签:

健康

疑病症

疑病

患者

身体

        把一切责任都推给疾病。 没病找病 也是病把"健康"当成了负担,总担心自己生活得不健康,长时间担心自己有健康问题,害怕得了什么大病,预示在潜意识中不断地给自己暗示,非要把病给找出来不可。有了这种思想的人有了压力,心情总是处在一种焦虑状态中,时间长了,可能会患上强迫症,反倒不健康了。俗话说,"  岁以前人找病,  岁以后病找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功能的减弱和退化,人们自然就会对健康越来越关注。但如果这种关注过了头,也会自寻烦恼、病由心生噎噎我在门诊上常会遇到一些病人,他们特别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身体稍微出现什么不适的症状,就开始吃不香、睡不着了,于是凭着自己掌握的一点小常识,或者买来的健康知识书,自己给自己诊断,把一些症状和某些疾病对号入座起来,并且三天两头地往医院跑。
          如院一位林先生挂了我的号,向我叙说自己一年前开始觉得胸闷、气急,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心脏病。因为他的父亲就是由于心脏病去世的。我翻看了他带来的厚厚的好几本病历,患者看了不少的医院,包括上海、广州、武汉。病历记录上显示院心脏功能正常。抱着怀疑的态度,我给他做了仔细的检查后,再三地告诉他没有什么心脏问题。可病人还是不相信,总怀疑是不是检查机器出故障了,或是我不认真给他检查。最后,我带着病人到心理科,找有关的大夫给他检查,最后确诊,他患的其实是一种心理症,医学上称为"疑病性神经官能症",简称为疑病症。岁的梅女士也是一位疑病症患者。
        因自幼体质较差,动不动就感冒,加上饮食好麻辣,所以胃也一直有毛病。于是,她养成了爱看医学书刊和吃药膳进补的习惯。两年前,和她同在一个办公室面对面工作的同事因患胃癌不幸病故。此后,梅女士对自己的胃病开始变得有些恐慌,"我的胃病会不会变成胃癌钥",心理上的疑虑开始一天比一天加重起来。三个星期后,她开始觉得胃部有明显的烧灼感,不思进食,怀疑自己也得了胃癌,心中万分恐惧。到医院一查,是"胃窦炎"。尽管医生告诉她不是胃癌,并且给她做了必要的解释,但仍改变不了她的看法,整天还是焦虑万分,生活在"胃癌"的阴影下,既不能安心上班,也无法过正常的日子。实际上,患有疑病症的人门诊患者中并不在少数,这是一种没有 "病"的病。一般发生在中年以后,且女性多于男性。
         原因在于他的身体并没有他所认为的"病",说他已经病了,是因为他有疑病的症状。疑病症患者常自觉到健康出了问题,从而产生焦虑。通常表现为对自己身体的变化过分敏感,担心自己会得重病。疑病症患者的焦虑是非常强烈的,纵然他们经常反复求证,但还是对什么事情都不放心,并为此反复就医,可又查不出什么毛病,病人内心十分痛苦。每个人平时都会有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疑病症患者并没有健康上的问题。但他们过于关注自己的健康问题,总喜欢寻找生病的迹象,一旦发现自己身体稍有不适,就会急得不得了,害怕得了什么大病,于是在潜意识中不断地给自己暗示,非要把病给找出来不可。这种思想给他们造成了压力,心情总是处在一种焦虑状态中,时间长了,可能会患上强迫症,反过来更进一步地使身体不适感加重。这种压力对健康有害,甚至最终会导致真正的疾病。患这种病症的人性格多比较敏感、多疑、主观、固执,对事情追求夺走了你的免疫力完美,以自我为中心,自怜和孤僻,而且可能曾经受过强烈的情绪冲击。
        例如,子女常年不在身边,老年人感觉孤寂,希冀儿女的关心;失去亲人的痛苦或遭灾之后的刺激,离婚或失恋,医生的误诊或不恰当的言语刺激等,都是导致疑病症的重要诱因。而疑病症患者又找不到合适的途径发泄自己内心的压力或不快,有时没有正确认识到或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情绪,结果致使长久为消极情绪困扰。由于持续的消极情绪会带来不适的身体变化,这些人感受这类不适之后,便往往认为自己很可能是生理上出现了疾病。还会越来越觉得躯体存在各种不适。由于疑病症患者颠倒了情绪不适和生理不适之间的因果关系,往往只是不断地求医问药,却不知从根本上入手,解决自身的情绪障碍,结果使身体上的"疾病"越来越严重,情绪也越来越坏,极大地破坏了自己和家人的正常生活。从这方面来说,疑病症是一种无病呻吟、没病找病之症。它是人们在自身心理缺陷的基础上,对自己健康的过分关注,从而导致的心身疾病。本来,关注健康是好的,但如果过分了,就会影响健康。总担心自己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不够科学,担心食物中含有什么毒素,担心身体不舒服是不是有什么毛病,担心来担心去,身体长期处于焦虑状态。焦虑本来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但如果把问题看得过了头,焦虑的情绪就会放大,使得免疫力大大受损,引发躯体疾病和心理疾病,以致由思想的不健康变为真正的不健康了。
        事实上,疑病症患者对健康的过分关注是对现实生活中烦恼的转移,其实质是逃避现实。只有勇敢地面对生活现实,正视自己的情绪困扰,采取积极的措施克服和消除不良情绪,改变不合理信念,放下思想包袱,不给自己随意戴上疾病的帽子,卸除"身体有病"的思想窑  窑换一种心境不生病负担,相信医学检查的结果,相信医生的解释,同时积极参加文娱体育活动,通过改变生活环境、遗忘身体痛苦等方式,从而转变把一切责任都推给疾病的思维方式,才能把自己从疑病症里解放出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