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爱玲的流言体

(2014-02-21 00:18:06)
标签:

房子

一面

子孙

执著追求

樟脑

     张爱玲在《论写作》谈到作者与读者关系时说:“文章是写给大家看的,单靠一两个知音,你看我的,我看你的,究竟不行。要争取众多的读者,就得注意到群众兴趣范围的限制。”我们前面说过,《流言》取材较多的是饮食男女,从这点看,张爱玲是把自己归于普通的市民群的。但她在饮食男女的津津乐道之中又有适度的自我表现,恰好是这种“自我表现”剔除了俗不可耐的小市民味道,显示出一种融汇中西历史文化的一位女性雅致,就像《红楼梦》的茄子被鸡汤浸润过一样,格外有滋有味了。这种对题材处理方式,使《流言》的语体在平淡凡俗中跳动着轻快、机巧、敏慧的旋律,并透出时代重压下荒凉的底蕴。我们不妨先看她说《空城286计》吧:不知道人家看了《空城计》是否也像我似的只想掉眼泪。为老军们绝对信仰着的诸葛亮是古今中外罕见的一个完人。在这里他已经将胡子忙白了。抛下卧龙岗的自在生涯出来干大事,为了“先帝爷”一点只知己之恩的回忆,便舍命忘身地替阿斗争天下,他也背地里觉得不值得么?锣鼓喧天中,略有点凄寂的况味(《洋人看京剧及其他》)。
       这里没有咄咄逼人的议论去改变或者去纠正普通人观念中诸葛亮先生本来的形象,但婉约的笔锋轻轻一转,机巧地显现出非庸人所能悟到的凄寂。我们再看她说男女关系吧:如果你不调戏女人,她说你不是一个男人;如果你调戏她,她说你不是一个上等人(《谈女人》)。大概没有哪位女作家像她说的这么俗,知识阶层的人会嗤之以鼻。可要寻找男女关系安稳的一面,不正在这句话之中吗?明白这一点,想来知识阶层的人也只能暗暗地佩服她了。细细品味张爱玲的“流言体”,亦俗亦雅,化俗为雅也是其特点。她常用的方法是对比和反转。我们先说对比: ……在这样凶残的,大而破的夜晚,给它到处开起蔷薇花来,是不能想像的事,然而这女人还是细声细气很乐观地说是开着的。即使不过是绸绢的蔷薇,缀在帐顶、灯罩、帽檐、袖口、鞋尖、阳伞上,那幼小的圆满也有它的可亲可爱(《谈音乐》)。这暗淡凶残的大而破的夜晚,是张爱玲处于乱世孤独与荒凉的主观感受,而用它对比世俗到处开起的蔷薇花透着缤纷色彩的“幼小的圆满”,正好表现了她对小市民平庸生活深深的理解和同情。
        这与旧式文人自顾自的无病呻吟,根本不屑以瞧瞧芸芸众生的迥然不同的。张爱玲对生活的执著追求具有可亲可爱的一面。当然,对比在《流言》中是很多的,如记忆与现实,享受与惆然,得到与失落,快乐与忧愁等,在《更衣记》中:如果当初世世代代相传的衣服没有大批卖给收旧货的,一年一度六月里晒衣裳,该是一件辉煌热闹的事罢,在竹竿与竹竿之间走过,两边拦着绫罗绸缎的墙———那是埋在地底下的古代皇宫里发掘出的甬道。你把额角贴在织金的花绣上。太阳在这边的时候,将金线晒得滚烫,然面现在已经冷了。从前的人吃力地过了一辈子,所作所为,渐渐蒙上灰尘;子孙晾衣裳的时候又把灰尘给抖了下来,在黄色太阳里飞舞着。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的话,那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记得分明的快乐;甜而怅惘,像忘却了的忧愁。晒衣本是最普通的世俗生活,它在作者从记忆中挖出来时,无疑又使世俗生活享受蒙上了一位聪慧女性伤感的情思。这种对比笔法巧妙地拉开了世俗生活与精神体验的距离,显示流言体独到的艺术魅力。再说反转:香港重新发现了“吃”的喜悦。真奇怪,一件最自然,最基本的功能,突然得到过分的注意,在情感的光强烈的照射下,竟变成下流的,反常的(《烬余录》)。风景画里我最喜欢那张《破屋》,是中午的太阳下的一座白房子,有一只独眼样的黑洞洞的窗;从屋顶上往下裂开一条大缝,房子像在那里笑,一震一震,笑得要倒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