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原心理医生:解读幻想

(2013-12-11 23:58:23)
标签:

太原心理医生

杂谈

    幻想是创造想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像。随着小学生想像中创造性成分的增多,促进了他们幻想的发展,并表现出以下特点。 
1.由直观性和虚构性向抽象性和现实性发展低年级小学生在幻想时常把现实事物加以夸大或缩小,喜欢童话故事和神话中虚构的成分,易被所描述的情节感染。随着年级的升高,他们对童话故事的喜欢程度降低,代之以更富有现实性的文艺作品. 
2.由笼统性和肤浅性向分化性和深刻性发展关于未来的志向,低年级小学生比较笼统,而且认识也比较肤浅。他们只知道解放军就是打仗的,工人就是做工的。随着年级的升高,他们对志向的认识逐渐分化和有一定的深刻性。此时他们知道,解放军有不同的种类,包括海军、空军和陆军等
3.由易变性向稳定性发展在整个小学阶段,幻想的易变性占优势。低、中年级学生的幻想具有明显的易变性。到高年级时,幻想才初步表现出一些稳定性。
4.由非社会性向社会性发展低年级小学生幻想中的非社会性成分占的比重很大,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幻想中社会性成分逐渐增多。表现为幻想的内容受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加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