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演绎推理中的认知偏向

(2012-10-03 21:49:59)
标签:

胡竹箐

三段论

前提

结论

特称

杂谈

一、气氛效应91Woodworth等人发现在三段论推理中,前提的全称、特称或肯定、否定所造成的气氛会引导人们得出一定的结论(参见胡竹箐,2000)。具体而言,就是两个肯定的前提使人得出肯定的结论,两个否定的前提使人得出否定的结论,而一个肯定前提和一个否定前提则使人倾向于作出否定的结论;此外,在全称表述和特称表述方面也有类似的情况,即两个全称前提使人得出全称结论,两个特称前提使人得出特称结论,而一个全称前提和一个特称前提则使人倾向于得出特称结论。依据这些观点,可以对人们在三段论推理中所表现出来的错误倾向作出预测和解释。例如,给被试提供下列三段论,要求他们判断每个结论的正误(Ev-ans,1982):(1)所有A是B所有C是B因此所有A是C(2)    一些A是B一些B是C 因此一些A是C                                   
(3)没有A是B  没有B是C 因此没有A是C  
(4)所有A是B 一些B是C  因此一些A是C 结果发现,许多被试常常将这些结论都看做是正确的,认为它们必然来自各  自的前提。然而,事实上,这些结论都是错误的。这种实验结果无疑是支持“气 氛效应”理论的,但是“气氛效应”的心理实质至今未得到明确的说明。所谓气氛  是指前提所引起的总体印象,“气氛效应”也许与定势有一定关系。该现象试图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明人是如何进行演绎推理的,它表明一般人的推理与逻辑  似乎并没有什么关系(参见胡竹箐,2000) 但是,后来Johnson-Laird(1978)的研究也获得了一些不支持“气氛效应”  理论的证据,例如,要求被试来评价下面两个三段论:92(1)一些A是B一些B是C因此一些A是C(2)一些B是A一些C是B因此一些A是C这两个三段论都是不正确的,其结论均非必然引自前提。依照“气氛效应” 理论,这两个三段论的前提和结论都是特称的,应同样可能为被试所接受。但事实是被试更多地接受第一个三段论,这与“气氛效应”理论的预测显然不一致。因此“气氛效应”的研究尚没有公认的一致意见。
         信念偏向人们在三段论推理过程中会受到已有信念(或观念)的影响,例如,Evans(1989,1990)的研究发现,当三段论推理在逻辑上是无效(invalidity)的时候,但是由于被试认为结论是可信(believable)的,也会倾向于判定推理是正确的。这就是所谓的“信念偏向”(beliefbias),它实际上是内容效应的一种表现形式。内容效应是指在推理过程中,被试基于对推理的前提内容的理解,结合其原有的知识经验背景而形成一定的信念,这些信念往往会影响推理的逻辑判断,并可能导致偏差的认知加工现象。例如:所有使人上瘾的东西都不是便宜的;一些香烟是便宜的;因此,一些使人上瘾的东西不是香烟。按照逻辑推论来说,这个三段论推理是不符合逻辑的,是无效的,不能由以上两个前提得出这样的结论,但是由于它的结论是可信的(还有其他东西能使人上瘾,如毒品),因此,人们就认为这个三段论推理是正确的,研究发现,被试的接受百分率高达92%。由此可以看出,被试在进行三段论推理的时候,不仅受到逻辑有效性的影响,同时还受到结论可信性的影响。虽然心理学家们公认了信念偏向的存在,但是,他们对于信念偏向的理论解释却存在着很多的分歧,出现了不同的模型解释。
三、否定效应条件推理是一种最为简单的演绎推理形式,关于条件推理的研究也发现了93一些有趣的认知偏向。例如,在经典的条件推理研究范式中,4种推理形式中的前件(p)和后件(q)都是以肯定的形式出现的,如果前件和后件变成否定的,如:如果非p,那么非q,人们在推理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效应,刘志雅等人(2002)把这一现象统称为条件推理中的否定效应。下面具体介绍两种否定效应:(一)范畴前提肯定偏向范畴前提的肯定偏向是指,肯定形式的范畴前提(小前提)构成的条件推理比否定形式构成的条件推理要容易些。考虑以下两个MT问题:(1)如果有一个A,那么有一个2;没有2。因此,没有A。(2)如果没有A,那么没有2;有一个2。因此,有A。                                Evans(1993)的研究表明,尽管以上两个推理任务都是要求被试完成条件 推理中的MT推理,但是由于任务(2)中的范畴(小)前提为肯定形式,因此,导  致推理任务(1)获得了更多的正确判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