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心理咨询师:浅谈人格障碍
(2012-01-30 00:21:52)
标签:
太原心理咨询分裂型人格他人强迫型人格障碍病态人格杂谈 |
(1)有紊乱不定的心理特点和与人难以相处的人际关系。如偏执怀疑、自我爱恋、被动性等。
(2)把自己遇到的一切困难都归咎于命运和别人的错误,把社会和外界对自己不利的条件都看做是不应该的,对自己的缺点却无所觉察,也不改正。
(3)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对别人不负任何责任,对不道德的行为没有罪恶感,对伤害别人的行为不后悔,对自己的一切行为都执意偏袒与辩护,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而不能设身处地地体谅他人。
(4)在任何环境里都表现出猜疑、仇视和偏颇的看法,难以改变病态观念。
(5)缺乏自知,当行为后果伤害他人时,自己却泰然自若,毫无感觉。
(6)一般意识清醒,无智力障碍。
(7)幼年开始,一旦形成难以改变。三、人格障碍的类型依据国际(心理)疾病标准———WHO,ICD—10,中国的分类标准与国际标准是基本一致的。典型的人格障碍有以下几种类型:(一)偏执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属于中度到重度的人格异常。其主要表现为:极度地感觉过敏,思想、行动固执死板,坚持毫无根据的怀疑;个体情感冷淡,孤僻独处;对自己过分关心,而又无端地夸大自己的重要性,自尊心极强,却很自卑,对批评特别敏感;过多过高地要求别人,又从来不相信别人的动机和意愿;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失败时常迁怒或归咎于他人;不停地责备和加罪于人;他们在家不能和睦,在外不能与朋友、同事友好相处,别人只好对他敬而远之。
(二)分裂型人格障碍表现为行为怪癖、孤独、思想内向、沉默寡言,对人、对事冷漠无情,具有明显的社会适应不良,几乎没有朋友和社会交往,精神萎靡,行动笨拙,但对紧张和困难、批评和赞扬又态度超然,满不在乎。
(三)爱恋型人格障碍过分自我关注,常幻想自己是如何重要、才貌如何出众等,期待别人的赞 扬,要求别人特别注意自己,但又不能接受别人的建议和批评。其行为特点是自吹自擂,装腔作势,善变;或是特爱穿着打扮,表现性感,喜爱挑逗,谋求他人的注意和关心,细微刺激常可爆发情感;对人要求多,重依赖,内心缺乏真情。
(四)冲动型人格障碍亦称爆发型人格障碍。其特点为对人、对事往往做出爆发性反应。稍不如意就火冒三丈,易于爆发愤怒冲动或与此相反的激情;行为有不可预测和不考虑后果的倾向;不能在行动之前事先计划,有不可预测和反复无常的心境,行为爆发时不可遏制;易与他人发生冲突和争吵,特别在行动受阻或被批评时。这种人经常变换职业和酗酒。
(五)回避(焦虑)型人格障碍主要特点是懦弱胆怯,自幼表现胆小,易惊怒。有持续和广泛的紧张、忧虑感觉。敏感、羞涩,对任何事情都表现得惴惴不安。表现为过敏、自卑、退缩,面对挑战采取逃避态度或无力应付;日常生活中惯于夸大潜在的危害,达到回避某些活动的程度;个人交往十分有限,对与他人建立关系缺乏勇气。与分裂型人格障碍不同的是,他们并不乐于孤独或安于退缩状态,他们不与他人来往并非出于自己的意愿。他们常被迫采用多种心理防御机制来应付外界的要求。
(六)依赖型人格障碍当事人极度依赖他人,即使有较强的工作能力也缺乏自信,总是需要求助于他人来应付自己的日常生活或做出决策。根据中国当代独生子女过多的国情,我国临床心理学家还归纳了一种“不成熟型人格障碍”,作为一种独特类型。其特点是当事人自小受人宠爱,生活优裕;情绪幼稚,依赖性极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道德感、义务感和同情心;不守公德,不讲道理;适应能力差,一旦遭受挫折,容易自暴自弃。目前尚未纳入“标准”,可作参照。
(七)强迫型人格障碍特点是刻板固执,做事循规蹈矩、墨守成规,不会随机应变,优柔寡断,由于个人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导致怀疑和过分谨慎;要求十全十美,但又缺乏自信,导致过分地反复核对,过分注意细节,以致忽视全局;由于过分谨慎多虑,因而过分专注于工作成效而不顾消遣和人际关系。这种人易产生强迫症状和焦虑抑郁反应。
(八)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当事人以被动的方式表现强烈的攻击倾向,表面上唯唯诺诺,背地里则不予合作,顽固执拗,行动拖拉,暗中阻挠工作的进程。此外,当事人内心虽然具有强烈的攻击倾向和仇视情感,但却尽力加以掩盖,不敢显露;虽然牢骚满腹,但内心却极想依赖权威。
(九)反社会人格障碍或称悖德型人格障碍这种人由于行为与整个社会和规范相背离而令人注目。他们对他人的感受漠不关心,缺乏同情心。忽视社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义务,长期对行为不负责任。他们的认识完好,但行为未加深思熟虑、不考虑后果,常因微小刺激便引起攻击、冲动和暴行。他们从无内疚感,不能从经验中吸取教训,一犯再犯而不知悔改。不能与他人维持长久的关系,容易责怪他人,或为自己的粗暴行为进行辩解。这一类型的人格障碍亦称为“病态人格”。此类人格障碍者犯罪率较高。上面列举的是人格障碍主要类型的一些基本特征和表现,而人格异常的人与普通的人实际上并无明显的界限,人格异常者往往很难归类至某一特殊的人格异常类型。
前一篇:心理咨询师解读心理应付
后一篇:太原心理医生:马斯洛的健康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