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地理学家和旅行家徐霞客,从22岁出游太湖开始,直到离开人世为止,一生都在旅行。他的足迹遍布全国的名山大川。为了获得第一手地理资料,他登悬崖,攀绝壁,涉洪流,探洞穴,不怕狂风暴雨,不怕豺狼虎豹,也不怕强盗抢劫。51岁那年,徐霞客出游滇南。行前,他对儿子说:“你们只当我死了,不用拿家务事来烦扰我。”他在湘江遇盗,衣服杂物洗劫一空,同行的静闻僧也受了重伤,别人都劝他说:“回去吧!”他斩钉截铁地说:“我带一把锄头走,何处不可以埋葬我的尸骨呢?”
徐霞客登山一定要到最高峰,观察河流一定要追溯源头,游历岩洞也常要钻入最深处。他在游嵩山时,向人打听下山的道路,人家告诉他,下山的路有两条:一条是平坦大路,一条是险峻小道。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出没于陡岩丛莽之中,途经十里才到平地。经历了这一番艰险,他感慨地说:“人家说嵩山没什么可游,正是因为没有看到险峻的地方。”旅游心理徐霞客的旅行生活极为艰辛,经常在寒风淫雨之中露宿,猪圈牛栏旁假寐,每天步行数十里、百余里,常常是又饥又乏。但他每天都要把当日的经历和观察所得记录下来。
有时步行夜深也要点起如豆的油灯,甚至燃枯草、松明照明,坚持进行写作。他的日记体《徐霞客游记》其主要贡献都是地貌与水文方面的。人们曾评价这部游记是“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是中外闻名的地理学巨著和文学游记。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只有具有坚韧不拔和顽强精神的人,才能克服旅游途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困难,才能看到美丽无限的旖旎风光,也才能在心理生理上得到最大的满足。
加载中,请稍候......